詳細介紹
變電站地埋式污水處理裝置
魯盛污水設備生產、銷售、運輸、安裝、售后。
可批發、零售、定做、貼牌加工。
厭氧/缺氧/好氧(A2/O)工藝的流程是:污水依次進入厭氧池、缺氧池和好氧池。微生物在厭氧池中經三羧酸循環和乙醛酸循環代謝途徑將易吸收的有機質轉化為揮發性脂肪酸,回流污泥帶入的聚磷菌將水解體內ATP釋放能量,一部分供自身維持生存,另一部分供微生物吸收污水中的揮發性脂肪酸,并在NADH作用下合成聚β-羥基丁酸酯儲存于體內。缺氧池中,反硝化菌利用硝化回流液中的硝酸鹽中的氧作為電子受體,以有機物作為電子供體。到最后環節的好氧池中,聚磷菌主要依靠分解體內儲存的聚β-羥基丁酸酯供能,以維持生長繁殖。此類工藝結構簡單,運行費用較低,無需投加藥劑。然而,硝化細菌和聚磷菌的最佳生存條件不一致,因此導致系統無法兼顧硝化菌的生長,效果不佳。
廢水處理生物脫氮除磷的影響因素
廢水處理生物脫氮除磷的關鍵因素在于微生物要發揮其最大的功效。影響微生物的主要因素包括碳源,氮源(廢水),氧氣濃度,pH,溫度,反應時間。
(1)碳源
微生物生長必須具備合適的碳源,脫氮除磷的細菌常可用的碳源可以分為三類:易于生物降解的有機物,可慢速降解的有機物,體內儲能物質。不同碳源可誘導硝化細菌、反硝化細菌或聚磷菌微生物在系統中占據優勢地位,以實現最佳效果。其次,碳源的含量也會對微生物造成影響,碳氮比主要影響自養微生物硝化細菌的比例。因此,在工程應用中應注意調節進水碳源比例。
(2)氧氣濃度
因為生物脫氮除磷涉及到好氧菌、兼性厭氧菌,因此氧氣濃度對不同微生物的作用尤為明顯,是生物脫氮除磷工藝的重要控制條件。如當溶氧量處于飽和時,氨氮全部轉化為硝氮,而當溶氧量降為小于0.1mg/L-1時,利于反硝化細菌的生長繁殖,反應器中亞硝氮大量積累。
工藝流程及原理:根據本工程污水的性質和污水排放標準要求,在MBR應用過程中,本工程采用化糞池——粗細格柵——厭缺氧組合池——生物接觸氧化池——膜生物反應器——人工濕地——消毒——清水池——排放的順序,進行各構筑物的模塊化污水處理設計,依托于成品設備(如:玻璃鋼、碳鋼等)的定制化生產,應用于農村污水領域。
其中厭缺氧組合池在實際應用中,主要包含水解階段、酸化階段和反硝化階段。水解階段可以將農村污水中含有的復雜高分子有機物轉化為小分子物質,通過微生物體外將淀粉分解為麥芽糖及葡萄糖,而酸化階段可以將小分子物質轉化為簡單化合物,如醇類、二氧化碳等;反硝化階段起到反硝化脫氮的功能即將硝酸根和亞硝酸根離子轉成氮氣;生物接觸氧化池主要是利用池內填充填料上的生物膜,經生物氧化作用,將污水中有機物氧化分解。
為什么必須在廢水處理系統中設置均質調節池?
一般排出的廢水,水質、水量、酸堿度或溫度等指標往往會隨排水時間而大幅度波動,這種變化對污水處理設施的運行,特別是生物處理設施正常發揮其凈化功能是非常不利的,甚至使其遭到的破壞。
因此,對于綜合污水處理場,由于排來的污水不止一種,而它們的水質水量又是經常性變化的,設置均質調節池是非常必要的。均質調節池的作用是克服污水排放的不均勻性,均衡調節污水的水質、水量、水溫的變化,儲存盈余、補充短缺,使生物處理設施的進水量均勻,從而降低污水的不一致性對后續二級生物處理設施的沖擊性影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