化工儀器網手機版
移動端訪問更便捷不容忽視的電子垃圾 生成式人工智能的負面影響
2024年10月29日 16:32:45
來源:化工儀器網 作者:小王 點擊量:5220

生成式人工智能作為人工智能的一個重要分支,其原理是基于算法、模型和規則,通過強大的數據處理能力和規則學習能力,對輸入數據進行處理并創造出新的內容。并且輸出的內容可以是文本、圖片、聲音、視頻、代碼等多種形式。
【化工儀器網 行業百態】生成式人工智能作為人工智能的一個重要分支,其原理是基于算法、模型和規則,通過強大的數據處理能力和規則學習能力,對輸入數據進行處理并創造出新的內容。并且輸出的內容可以是文本、圖片、聲音、視頻、代碼等多種形式。
也正是因為這一特點,生成式人工智能近年來受到了高度關注,相關的模型更滲透到了我們生活的方方面面。以至于如今,當我們接通電話,打開網頁,甚至是不經意地瞥一眼路邊的廣告牌,都會遇到生成式人工智能帶來的內容。
誠然,生成式人工智能的發展為不少行業帶來了便利,但是它也沖擊了傳統行業,并且帶來了包括就業問題在內的一系列社會發展難題。但更糟糕的一點是,生成式人工智能正在造成電子廢棄物垃圾的瘋狂增長,并且會直接威脅到全球可持續發展。
電子廢棄物垃圾指廢棄的電子電器產品、電子電氣設備及其廢棄零部件,以及原國家環境保護總局會同有關部門規定納入電子廢物管理的物品、物質。根據聯合國發布的第四次全球電子廢物監測報告,2022年全球電子廢物產生量達到6200萬噸,并且預計到2030年,全球電子廢物產生量將超過7400萬噸。
而電子廢棄物垃圾產生的原因,很大程度上來自電子產品市場消費需求增大、電子產品更新換代速度加快以及電子產業自身品類不斷豐富。生成式人工智能的發展及生產需求促使了包括GPU(圖形處理器)在內的電子器件迭代加速。與此同時,隨著算力需求及技術發展,越新的配件,如電子芯片,其內部的設計更加復雜,設計的細小零件也就越多,廢棄后產生的垃圾就越多,回收難度也越高。此外為了享受人工智能的便利,大眾的設備也被迫需要縮短更新周期,這也會帶來更多的電子產品廢棄。
根據中外科學家最新的研究結果顯示,如果不采取循環經濟的策略,2020年至2030年生成式人工智能帶來的電子廢棄物將可能增加近1000倍,或累積達120萬至500萬噸(題為“生成式人工智能的電子廢棄物挑戰”,發表于《自然—計算科學》期刊)。
這些垃圾中,包含了150萬噸印刷電路板和50萬噸服務器電池,并且涉及到了鉛和鉻等有害材料,不優化處理不但會帶來資源的浪費,也會對環境造成危害。當然,針對這個問題,研究團隊也給出了解決的方向。據悉,研究人員立足于“需求—算法—算力—芯片”分層解析框架,依據生命周期工程思想,提出生成式人工智能循環經濟的措施策略。提出采取循環經濟策略,包括延長現有架構的壽命以及在再生產過程中重復利用關鍵模件和材料,或許讓人工智能產生的電子廢棄物垃圾減少86%。
此外,研究中還提到,先進芯片出口限制會增加舊時代芯片的大面積應用,從而帶來更多的電子廢棄物。因此從全球可持續發展的角度來說,優化電子廢棄物管理策略,優化人工智能使用及治理策略,鼓勵尖端芯片產業合作不但有利于人工智能發展,還能減少生成式人工智能帶來的資源環境影響。
相關閱讀 Related Reading
查看更多+-
G-NEx采用的長讀長測序技術突破技術瓶頸,單次測序讀長可達10kb以上,能直接讀取完整的RNA分子。2025-04-30 17:34:22
-
聚焦細分領域創新!富安達智能攜高精度氣體傳感器閃耀IE expo China 2025
作為一家專業從事傳感器應用硬件的企業,富安達智能攜多款氣體傳感器等創新成果驚艷亮相IE expo China 2025。2025-04-30 16:22:53 -
2024年4月以來,青島海洋科技大市場已累計遴選發布科技成果4040項。2025-04-30 16:22:45
-
iPS細胞通過基因重編程技術,將普通細胞轉化為具有多向分化潛能的干細胞,為治療失明、心臟病、帕金森病等疑難病癥提供了可能。2025-04-30 16:22:32
-
4月份,制造業采購經理指數(PMI)為49%。2025-04-30 16:02:30
-
近日,工業和信息化部辦公廳發布關于做好2025年工業和信息化質量工作的通知。2025-04-30 14:03:02
版權與免責聲明
- ①凡本網注明“來源:化工儀器網”的所有作品,均為浙江興旺寶明通網絡有限公司-化工儀器網合法擁有版權或有權使用的作品,未經本網授權不得轉載、摘編或利用其他方式使用上述作品。已經本網授權使用作品的,應在授權范圍內使用,并注明“來源:化工儀器網”。違反上述聲明者,本網將追究其相關法律責任。
- ②本網轉載并注明自其他來源(非化工儀器網)的作品,目的在于傳遞更多信息,并不代表本網贊同其觀點和對其真實性負責,不承擔此類作品侵權行為的直接責任及連帶責任。其他媒體、網站或個人從本網轉載時,必須保留本網注明的作品第一來源,并自負版權等法律責任。
- ③如涉及作品內容、版權等問題,請在作品發表之日起一周內與本網聯系,否則視為放棄相關權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