化工儀器網手機版
移動端訪問更便捷事關新型儲能,征求意見稿發布!
2024年11月08日 08:35:40
來源:化工儀器網 點擊量:5322

為推動新型儲能制造業高質量發展,11月6日,工業和信息化部公開征求對《新型儲能制造業高質量發展行動方案(征求意見稿)》的意見,現進行公開征求意見。
【化工儀器網 時事熱點】近年來,新型儲能利好政策頻發。2024年的政府工作報告,首次將發展“新型儲能”寫進其中。此前,國家能源局發布《關于促進新型儲能并網和調度運用的通知》,其中強調,進一步規范新型儲能并網管理,持續完善新型儲能調度機制,保障新型儲能合理高效利用,有力支撐新型電力系統建設。
國家能源局數據顯示,截至2024年9月底,全國已建成投運新型儲能5852萬千瓦/1.28億千瓦時,較2023年底增長約86%。國家能源局持續引導各地因地制宜發展新型儲能,從地區來看,華東地區新型儲能裝機增長較快,今年新增新型儲能裝機超過900萬千瓦。從省份來看,江蘇、浙江、新疆裝機快速增長,今年新增裝機分別約500萬千瓦、300萬千瓦、300萬千瓦,成為電力系統穩定運行的重要組成部分。
為推動新型儲能制造業高質量發展,11月6日,工業和信息化部公開征求對《新型儲能制造業高質量發展行動方案(征求意見稿)》(以下簡稱《行動方案》)的意見,現進行公開征求意見。

《行動方案》提到,到2027年,我國新型儲能制造業全鏈條國際競爭優勢凸顯,優勢企業梯隊進一步壯大,產業創新力和綜合競爭力顯著提升,實現高端化、智能化、綠色化發展。新型儲能制造業規模和下游需求基本匹配,培育千億元以上規模的生態主導型企業3~5家。高安全、高可靠、高能效、長壽命、經濟可行的新型儲能產品供給能力持續提升。
《行動方案》強調,高安全、高可靠、高能效、長壽命、經濟可行的新型儲能產品供給能力持續提升。產業主體集中、 區域集聚格局基本形成,產業集群和生態體系不斷完善。產業鏈供應鏈韌性顯著增強,標準體系、管理體制和市場機制更加健全。
工信部再次提及對于儲能安全的重視。《行動方案》中關于發展目標內容顯示,新型儲能系統能量轉化效率顯著提升,熱濫用和過充電不起火、不爆炸,實現新型儲能電站電池模塊級精準消防,保障全生命周期使用的安全可控。
《行動方案》還指出了新型儲能多元化技術發展的重要性。其中,面向中短時、長時電能存儲等多時間尺度、多應用場景需求,加快新型儲能本體技術多元化發展,提升新型儲能產品及技術安全可靠性、經濟可行性和能量轉化效率。加快鋰電池、超級電容器等成熟技術迭代升級,支持顛覆性技術創新,提升高端產品供給能力。推動鈉電池、液流電池等工程化和應用技術攻關。發展壓縮空氣等長時儲能技術,加快提升技術經濟性和系統能量轉換效率。
同時,《行動方案》還提及,適度超前布局氫儲能等超長時儲能技術。這是國家部門首次提出該說法。長時儲能通常指持續放電時間能達到4小時以上的儲能技術,中國新型儲能目前的平均儲能時長在2小時左右。著風光等新能源電力占比的提高,長時儲能技術將發揮重要作用。
工信部鼓勵結合應用需求探索開發多類型混合儲能技術,支持新體系電池、儲熱儲冷等前瞻技術基礎研究。在攻關生命周期多維度安全技術方面,《行動方案》表示,圍繞新型儲能系統生產制造、運行維護、回收利用全生命周期,構建本征技術、主動預警、高效防護、安全應用等 多維度安全管理體系。
《行動方案》還支持長三角、京津冀、粵港澳大灣區、成渝地區等地聚焦新型儲能領域,培育發展先進制造業集群。
相關閱讀 Related Reading
查看更多+-
國家能源局發布促進能源領域民營經濟發展若干舉措 提升能源企業發展動能
近日,國家能源局發布關于促進能源領域民營經濟發展若干舉措的通知,支持民營企業提升發展動能,公平參與市場,提升能源政務服務水平。2025-04-29 11:06:13 -
近日,京津冀國家技術創新中心發布《國家重點研發計劃顛覆性技術創新重點專項2025年度項目申報指引》。2025-04-28 10:47:21
-
推動應急裝備創新發展 工信部啟動工業領域2025先進安全應急裝備推廣目錄推薦工作
近日,工業和信息化部辦公廳啟動了先進安全應急裝備推廣目錄(工業領域2025版)推薦工作,5月12日起開啟申報。2025-04-25 13:54:57 -
共促材料領域創新突破 國資委首次發布央企材料領域“十大基礎科學問題”
近日,國務院國資委首次面向全社會發布了中央企業材料領域“十大基礎科學問題”,聚焦納米材料、超導材料、未來材料、稀土材料、生物基材料...2025-04-23 13:29:40 -
近日,國務院常務會議審議通過了《健全新能源汽車動力電池回收利用體系行動方案》,從加強頂層設計、強化標準研制等方面對新能源汽車動力電...2025-04-22 14:31:16
-
近日,市場監管總局發布39項國家計量技術規范,涵蓋了時間頻率計量、機動車檢測、醫療設備、環境監測等多個領域。2025-04-18 16:49:49
版權與免責聲明
- ①凡本網注明“來源:化工儀器網”的所有作品,均為浙江興旺寶明通網絡有限公司-化工儀器網合法擁有版權或有權使用的作品,未經本網授權不得轉載、摘編或利用其他方式使用上述作品。已經本網授權使用作品的,應在授權范圍內使用,并注明“來源:化工儀器網”。違反上述聲明者,本網將追究其相關法律責任。
- ②本網轉載并注明自其他來源(非化工儀器網)的作品,目的在于傳遞更多信息,并不代表本網贊同其觀點和對其真實性負責,不承擔此類作品侵權行為的直接責任及連帶責任。其他媒體、網站或個人從本網轉載時,必須保留本網注明的作品第一來源,并自負版權等法律責任。
- ③如涉及作品內容、版權等問題,請在作品發表之日起一周內與本網聯系,否則視為放棄相關權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