化工儀器網手機版
移動端訪問更便捷8年增加了50% 微塑料正在影響我們的大腦
2025年02月10日 17:02:10
來源:化工儀器網 作者:小王 點擊量:4626

微塑料通常指的是粒徑小于5毫米的塑料微粒,這些微粒包括塑料纖維、薄膜、顆粒等,并且其中有一部分肉眼無法觀測到,需要依賴科學儀器才能檢測出來。而隨著經濟的不斷發展,塑料在我們生活中的覆蓋面不斷擴大同時,微塑料也逐漸成為了影響我們環境以及健康的一個誘因。
微塑料通常指的是粒徑小于5毫米的塑料微粒,這些微粒包括塑料纖維、薄膜、顆粒等,并且其中有一部分肉眼無法觀測到,需要依賴科學儀器才能檢測出來。而隨著經濟的不斷發展,塑料在我們生活中的覆蓋面不斷擴大同時,微塑料也逐漸成為了影響我們環境以及健康的一個誘因。
2018年10月,在維也納舉行的歐洲胃腸病學會議上,研究人員宣布了他們在全球一小部分受試者的每份糞便樣本中都檢測到了微塑料成分。這表明了微塑料已經滲入全世界海洋,并已侵入許多生物體,包括人類。當時研究還通過數據預測,全球約50%人口的體內可能含有塑料微粒。而在2022年,荷蘭研究小組在人體血液中檢測到了可量化的微塑料顆粒;美國學術雜志也公開了人類血液和活體肺組織中發現塑料微粒的相關研究論文。這一定程度上揭示了過去幾年微塑料在人體內殘留已經成為常態,并開始逐漸嚴重。
而最近,美國新墨西哥大學健康科學中心研究人員發現在人體內,大腦中的微塑料濃度遠高于其他器官,并且其累積情況隨著時間推移變得日趨嚴重,過去8年內竟增加了50%。
據悉,該成果是基于一種先前用于量化胎盤等器官中微塑料數量的方法實現的,并且根據受捐贈的腦組織樣本發現,早在2016年,人體大腦內就已經存在微塑料,并且與2024年的切片對比,8年來微塑料量顯著增加。研究人員借助離心機、色譜、離子質譜等工具,成功的量化其中的12種不同塑料聚合物,發現其中最為常見的是我們熟悉的聚乙烯材料。
更糟糕的是,在顯微鏡的幫助下,科學家們還發現這些微塑料種,不乏成簇的鋒利塑料碎片,盡管進入機制尚不完全清楚,但是這些微小顆粒能穿過血腦屏障,因此可以確定它們對我們的健康存在較大的威脅,尤其是心血管層面的。
此外,研究人員還發現,這些塑料傾向于聚集在大腦髓鞘的脂肪細胞中,因此推斷這是大腦中微塑料濃度明顯高于其他器官的原因。不過更重要的是,這項研究再次驚醒我們要關注環境保護和減少塑料使用,同時也要開始通過有效手段減少與微塑料的接觸。
下一篇
相關閱讀 Related Reading
查看更多+-
我國首支純電拖輪船隊亮相海州灣畔 為智能綠色港口提供“連云港樣本”
“云港電拖”每艘的年綜合運營成本較同馬力燃油拖輪能節省近300萬元,替代同馬力燃油拖輪后,每艘每年可減少近900噸二氧化碳排放。依...2025-04-24 09:11:32 -
為了更好的為省內科技創新工作與產業創新工作提供支持,浙江省再次加大青年科技人才培養引進力度,面向海內外發布2025年博士后崗位需求...2025-04-18 17:33:59
-
近日,我國二次再熱發電技術再獲突破,實現了從優到強的跨越,為我國的能源產業發展注入了強勁動力。2025-04-18 13:47:01
-
數字癡呆癥在很長一段時間內得到了大眾的認可,并且也有大量的研究佐證這數字產品對于大腦功能的影響。但是同樣也有研究人員發現,數字癡呆...2025-04-16 13:38:18
-
當下的5G時代,5G與AI的融合已經是熱點領域,如今頗受關注的智駕汽車、智慧醫療等產業,基本都是基于該領域誕生并完善的。但與此同時...2025-04-11 13:07:59
-
我國在近期出臺了《關于進一步強化食品安全全鏈條監管的意見》,其中就針對全鏈條監管存在縫隙漏洞等問題提出了一系列舉措。2025-04-10 16:20:16
版權與免責聲明
- ①凡本網注明“來源:化工儀器網”的所有作品,均為浙江興旺寶明通網絡有限公司-化工儀器網合法擁有版權或有權使用的作品,未經本網授權不得轉載、摘編或利用其他方式使用上述作品。已經本網授權使用作品的,應在授權范圍內使用,并注明“來源:化工儀器網”。違反上述聲明者,本網將追究其相關法律責任。
- ②本網轉載并注明自其他來源(非化工儀器網)的作品,目的在于傳遞更多信息,并不代表本網贊同其觀點和對其真實性負責,不承擔此類作品侵權行為的直接責任及連帶責任。其他媒體、網站或個人從本網轉載時,必須保留本網注明的作品第一來源,并自負版權等法律責任。
- ③如涉及作品內容、版權等問題,請在作品發表之日起一周內與本網聯系,否則視為放棄相關權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