化工儀器網手機版
移動端訪問更便捷中國原創新藥的春天就要來了!
2025年04月10日 14:48:34
來源:制藥網 點擊量:2438

在全球醫藥科技競爭的賽道上,中國創新藥正憑借強大的研發活力,實現彎道超車,書寫著高質量發展的全新篇章。近年來,我國醫藥研發領域呈現出巨大的創新活力。
在全球醫藥科技競爭的賽道上,中國創新藥正憑借強大的研發活力,實現彎道超車,書寫著高質量發展的全新篇章。近年來,我國醫藥研發領域呈現出巨大的創新活力,一串串亮眼的數據,正是中國創新藥產業蓬勃發展的生動注腳。?
從獲批數量來看,2018 年至 2024 年,我國累計批準上市創新藥 197 個。這一數字背后,是無數科研人員的心血與智慧,見證了我國創新藥的蛻變。與此同時,每年獲批上市的創新藥數量持續攀升,2018 年僅有 11 個,到 2024 年,這一數字已躍升至 48 個,年均復合增長率十分可觀。這不僅意味著我國在創新藥研發上的能力日益成熟,也彰顯了行業不斷突破的決心。此外,根據《2024 年度藥品審評報告》顯示,2024 年,藥審中心審結各類藥品注冊申請共 18259 件,同比增加 16.2%。在 16117 件藥品制劑注冊申請中,含技術審評類注冊申請 13913 件。這些數據直觀地反映出,藥企對創新的熱情高漲,大量的創新藥項目正在快速推進,等待破繭而出。?
中國創新藥的迅猛發展,得益于多方合力構建的創新生態。在政策層面,國家出臺了一系列利好政策,簡化創新藥審批流程,加快上市速度,降低研發風險,大大地激發了藥企的創新積極性。在資金方面,隨著資本市場對醫藥創新的認可度不斷提升,大量資金涌入創新藥領域,為研發活動提供了充足的資金。此外,人才培養體系的完善,也為行業輸送了源源不斷的高素質專業人才,成為創新藥發展的強勁動力。?
值得一提的是,我國創新藥企在研發模式上不斷創新。一方面,企業加大自主研發投入,建立起自己的研發團隊和技術平臺,掌握核心技術;另一方面,產學研合作日益緊密,高校、科研機構與企業優勢互補,加速科研成果轉化。以恒瑞醫藥為例,公司已在國內獲批上市 18 款新分子實體藥物 (1 類創新藥) 和 4 款其他創新藥 (2 類新藥),另有 90 多個自主創新產品正在臨床開發,約 400 項臨床試驗在國內外開展。再如百濟神州,其核心產品 BTK 抑制劑澤布替尼 (商品名:百悅澤) 2023 年全年全球銷售額更是達 13 億美元,成為 “頭個國產十億美元分子”。另根據百濟神州披露的截至 2025 年 1 月 6 日的新研發管線顯示,公司包括超 25 款處于 1 期臨床研究階段的早期管線,以及超 15 項處于 2 期和 3 期階段的管線,涵蓋了小分子、抗體、抗體偶聯藥物 (ADC)、CDAC (口服靶向布魯頓氏酪氨酸激酶的嵌合式降解激活化合物) 等多種分子類型。?
在技術創新上,我國也取得了諸多突破。在 2025 張江生命科學國際創新峰會上,專家們分享了一系列前沿成果。閻錫蘊介紹,納米酶有望成為未來一種新的生物催化劑。納米酶不是真正的酶 (蛋白質),而是一種納米材料,有著神奇的納米效應,當它小到一定程度,會產生類似酶的活性。2007 年,閻錫蘊團隊在《自然?納米技術》上發表論文,頭次提出納米酶的概念,這項成果直到 2019 年才被國際社會普遍認可,并被寫入教科書,未來納米酶有望在炎癥治療、對抗耐藥菌等方面發揮重要作用。吳玉章介紹,免疫醫學實現了 “可評估、可干預、可重建”,他們在國際上啟動了 “人類免疫力解碼計劃”,有 50 項評估技術已經進醫院,20 個原創藥物正處在不同研究階段,樂觀估計大概 3 個項目可在兩年內實現產業化。?
盡管中國創新藥取得了顯著成就,但業內表示,也要清醒地認識到,與歐美等發達國家相比,仍存在一定差距。在一些前沿技術和高端領域,國內研發實力有待進一步提升,研發周期和成本控制也面臨挑戰。比如在一些復雜疾病的靶向藥物研發上,國外企業依舊占據地位,我國創新藥在全球市場的占比仍有較大提升空間 。
展望未來,中國原創新藥充滿希望。隨著國內創新生態的持續優化,以及國際合作的不斷深化,我國創新藥企業將有更多機會參與全球競爭,與國際頭部同臺競技。從政策持續扶持,到科研成果頻出,再到企業積極投入,種種跡象都表明,中國原創新藥的春天就要來了。
免責聲明:在任何情況下,本文中的信息或表述的意見,均不構成對任何人的投資建議。
下一篇
相關閱讀 Related Reading
查看更多+-
近期,國內多家藥企在國際化征程中邁出重要步伐,其原料藥產品相繼獲得歐洲藥典適用性證書(CEP證書),為國產原料藥進軍歐洲市場注入了...2025-04-30 16:04:52
-
4月29日,有機構在研報中表示,醫藥板塊基本面持續向上復蘇,政策持續向好,本周重點關注醫藥創新成長主線(創新藥催化不斷)。機構還建...2025-04-29 15:51:16
-
有基金經理表示,更多的公司即將進入扭虧為盈的階段,讓市場看到優質創新藥公司前期的研發投入,最終是可以帶來真實業績兌現的,從而提高了...2025-04-28 13:52:08
-
自2019年頭個國產創新藥闖關FDA成功以來,獲FDA批準上市的國產原研創新藥已經增至8款。2025-04-27 14:51:45
-
七部門重磅部署醫藥工業數智化轉型,券商力薦掘金AI醫療未來新機遇
日前,工信部等七部門印發《醫藥工業數智化轉型實施方案(2025-2030年)》,總體要求:到2027年,醫藥工業數智化轉型取得重要...2025-04-25 16:59:11 -
4月23日,一大批藥企集中披露2025年一季報,其中賽升藥業、金凱生科、華北制藥、浙江醫藥四家藥企今年一季度實現業績翻倍增長。2025-04-24 16:07:24
版權與免責聲明
- ①凡本網注明“來源:化工儀器網”的所有作品,均為浙江興旺寶明通網絡有限公司-化工儀器網合法擁有版權或有權使用的作品,未經本網授權不得轉載、摘編或利用其他方式使用上述作品。已經本網授權使用作品的,應在授權范圍內使用,并注明“來源:化工儀器網”。違反上述聲明者,本網將追究其相關法律責任。
- ②本網轉載并注明自其他來源(非化工儀器網)的作品,目的在于傳遞更多信息,并不代表本網贊同其觀點和對其真實性負責,不承擔此類作品侵權行為的直接責任及連帶責任。其他媒體、網站或個人從本網轉載時,必須保留本網注明的作品第一來源,并自負版權等法律責任。
- ③如涉及作品內容、版權等問題,請在作品發表之日起一周內與本網聯系,否則視為放棄相關權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