化工儀器網手機版
移動端訪問更便捷開展碳監測評估體系構建研究,抓緊研究制定碳監測試點工作方案
2021年05月28日 10:29:56
來源:生態環境部 點擊量:5697

2021年5月26日,生態環境部召開5月例行新聞發布會,發布會由生態環境部新聞發言人劉友賓主持,生態環境部生態環境監測司司長柏仇勇、中國環境監測總站首席科學家、副總工程師李健軍介紹2020年中國生態環境狀況,并共同回答記者提問。
【化工儀器網 行業百態】2021年5月26日,生態環境部召開5月例行新聞發布會,發布會由生態環境部新聞發言人劉友賓主持,生態環境部生態環境監測司司長柏仇勇、中國環境監測總站首席科學家、副總工程師李健軍介紹2020年中國生態環境狀況,并共同回答記者提問。
中國新聞社:中國在實現“碳達峰”和“碳中和”過程,環境監測如何發揮作用,下一步在中國實現低碳發展過程中,環境監測的工作是怎樣的,謝謝。
柏仇勇:謝謝這位記者的提問。
現在“碳達峰”、“碳中和”是一個熱點。氣候變化是當今人類面臨的重大全球性挑戰。溫室氣體排放與大氣污染物排放具有同根、同源、同過程的特點,對于“減污降碳”一體謀劃、一體部署、一體推進、一體考核,是“十四五”期間生態環境保護工作的重要戰略方向,這對監測體系及時跟進支撐也提出了新的更高要求。
我部在碳監測方面具有一定工作基礎。一是環境濃度監測。從2008年起,國家陸續建成16個大氣背景值監測站,其中部分站點能夠實時監測CO2和CH4。部分省份開展了城市尺度溫室氣體試點監測。二是點源排放監測。電力等重點行業骨干企業,在現有廢氣連續自動監測系統的基礎上,開展了溫室氣體排放監測試點,與核算結果進行比對。三是遙感監測。針對CO2、CH4等溫室氣體,初步形成了不同尺度溫室氣體空間分布、碳排放反演等業務化遙感監測評估能力。
為積極響應碳達峰、碳中和對監測工作提出的新需求,我們會同中國科學院等相關單位,開展了碳監測評估體系構建研究,總的原則是:以服務支撐碳排放核算為基本定位,立足當前、兼顧長遠,全面設計、重點推進,科研先行、業務融合。總的目標是:到2025年,基本建成碳監測評估體系,監測網絡范圍和監測要素基本覆蓋,碳源匯評估技術方法基本成熟。
當前,正在抓緊研究制定碳監測試點工作方案,準備開展三項試點。
一是排放源監測試點。鼓勵電力、鋼鐵等重點行業內有條件的企業,開展能源和工業過程溫室氣體集中排放監測先行先試,加快技術標準研發與監測結果比對,探索實測結果在企業排放量核算與交易、減排監管等方面的應用。上周,我們就開了十個行業和重點企業的先行先試座談會,加快推進相關工作。
二是重點城市監測試點。結合現有城市空氣質量監測基礎,選取有代表性的城市開展CO2、CH4等溫室氣體濃度監測試點,組建城市溫室氣體監測網,探索自上而下的碳排放反演。
三是區域監測試點。推進國家大氣背景站溫室氣體監測設施提標改造,結合衛星和無人機遙感監測,提升區域和背景尺度溫室氣體監測能力。
相關閱讀 Related Reading
查看更多+-
項目名稱:福建漳州核電廠3、4號機組安全級導波雷達液位變送器,項目編號:0739-254CNEIC2D02,招標范圍:福建漳州核電...2025-05-09 14:36:56
-
近日,我國科學家研制出基于“鎧甲”傳感材料的抗硫中毒的便攜式硫化氫氣體檢測儀,將為相關行業提供更加便捷、高效的檢測解決方案。2025-04-30 11:09:56
-
近日,蘭州新區生態環境局委托甘肅中鑫項目管理咨詢有限公司組織公開招標,為化工園區揮發性有機物監管能力提升采購車載 VOCs 監測系...2025-04-30 09:30:04
-
預算794.8萬元 伊犁哈薩克生態環境局采購一批細顆粒物檢測儀器
伊犁哈薩克自治州生態環境局就“伊犁州細顆粒物組分監測能力建設項目”發布招標公告,預算794.8萬元。2025-04-25 13:10:20 -
上海麥越環境技術有限公司攜M-2060S惡臭在線監測系統、M-2060P便攜式檢測系統及廢氣治理項目亮相第26屆中國環博會,展示了...2025-04-24 14:23:17
-
三大創新儀器解碼多場景環境監測 四方儀器閃耀2025中國環博會
作為一家專業提供氣體成分及流量測量方案的高新技術企業,四方光電(武漢)儀器有限公司攜前沿技術成果驚艷亮相,全方位展現其以核心傳感技...2025-04-24 09:33:09
版權與免責聲明
- ①凡本網注明“來源:化工儀器網”的所有作品,均為浙江興旺寶明通網絡有限公司-化工儀器網合法擁有版權或有權使用的作品,未經本網授權不得轉載、摘編或利用其他方式使用上述作品。已經本網授權使用作品的,應在授權范圍內使用,并注明“來源:化工儀器網”。違反上述聲明者,本網將追究其相關法律責任。
- ②本網轉載并注明自其他來源(非化工儀器網)的作品,目的在于傳遞更多信息,并不代表本網贊同其觀點和對其真實性負責,不承擔此類作品侵權行為的直接責任及連帶責任。其他媒體、網站或個人從本網轉載時,必須保留本網注明的作品第一來源,并自負版權等法律責任。
- ③如涉及作品內容、版權等問題,請在作品發表之日起一周內與本網聯系,否則視為放棄相關權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