化工儀器網手機版
移動端訪問更便捷嬰兒糞便中檢出塑料微粒!“十四五”塑料污染防治方案亟待落實
2021年09月27日 11:05:01
來源:化工儀器網 作者:江魚 點擊量:10534

一次性塑料收集困難、銷毀更難。針對塑料難題,國家發展改革委、生態環境部聯合印發《“十四五”塑料污染治理行動方案》(以下簡稱《方案》),開展塑料污染全鏈條治理,從源頭到處理環節全面布防。
【化工儀器網 政策法規】塑料作為生產生活中常見的基礎性材料,廣泛用于各行各業。但它給人們帶來便利的同時,也給環境帶來巨大負荷,造成嚴重污染。塑料掩埋在土壤中,難以降解,破壞土壤營養,擠占土地空間。近日一項關于微塑料的研究再次讓塑料成為人類命運共同議題。南開大學和紐約大學合作研究發現嬰兒糞便中被檢出的塑料微粒數量多達成人的13.8倍。這意味著塑料已經入侵到人們起居生活。
一次性塑料收集困難、銷毀更難。針對塑料難題,國家發展改革委、生態環境部聯合印發《“十四五”塑料污染治理行動方案》(以下簡稱《方案》),開展塑料污染全鏈條治理,從源頭到處理環節全面布防。
塑料的雙重危害:污染環境、危及人類健康
塑料無處不在:快遞塑料包裝“層層深入”,餐飲塑料廢品隨處可見。侵占土地、污染空氣和水體環境。據統計,每年大約有1000萬噸塑料進入海洋,威脅海洋生物多樣性。另外,塑料也造成社會經濟問題。例如,廢舊塑料難降解,影響農作物吸收養分和水分,導致農作物減產。
更為嚴重的是,塑料廢品將隨風、河流輾轉到海洋,同時受到光照、風化、海水浸泡等自然干預,被撕裂成無數個微塑料碎塊。微塑料是一種粒徑范圍從幾微米到幾毫米,形狀多樣的非均勻塑料顆粒混合體。人類肉眼難以分辨微塑料,微塑料被形象地稱為海中PM2.5。
微塑料與普通塑料相比,更為可怕。它的顆粒直徑太小,不易被生物降解,易于附著在不同類型的物質上,多見于灰塵、食物、瓶裝水中,對環境危害更大,也更易散播和被食物鏈攝取,甚至會通過食物鏈出現在人類的餐桌上。
如果人類每周會多攝入5克重的微塑料,部分微塑料難以隨糞便排出,而是會積在身體器官或血液中。此外,塑料微塑料還會穿過細胞膜進入循環系統,對細胞功能產生負面影響。研究發現,微塑料在動物身上進行的實驗已經顯示出炎癥、細胞停止運作和新陳代謝等問題。
值得注意的是,南開大學和紐約大學合作研究中,選取的兩份胎糞樣本均含PET微塑料和PC微塑料;所有成人糞便樣是成人13.8倍。 新生兒胎糞樣本中的PET微塑料含量為12000ng/g, 接近成人水平。這樣的數據無疑為人們敲響警鐘:塑料治療刻不容緩。
三個環節部署任務 確保塑料污染治理有效運行
對于塑料污染治理,《方案》從生產源頭、消費流通、最后處理三個環節部署任務。
在塑料生產源頭,積極推動減少塑料生產和使用量,穩妥、科學推廣塑料的綠色代替品等。政府積極推行綠色塑料制品,禁止生產厚度小于0.025毫米的超薄塑料購物袋等危害環境的產品;減少商品過度包裝,從產品材質上提高其易回收性、易循環。
在流通環節中,加快塑料回收利用的規范,包括規范塑料的回收和清運、建立完善的塑料廢棄物處理體系、加大塑料廢物再生利用度等。政府要減少零售、餐飲等服務領域一次性塑料餐具、不可降解塑料購物袋等一次性塑料產品的使用量;制定一次性塑料制品規則,督促指導電子商務、外賣等平臺企業和快遞企業落實盡快落實,減少電商商品的二次包裝。
最后是塑料處理環節開展行動,有針對性加大江河湖海、旅游景區、農村地區的塑料垃圾清理整治任務,提升塑料垃圾綠色處置水平等。城市中則需要加大生活垃圾分類力度,形成垃圾分類投放、收集、運輸、處理系統,提高塑料收集、轉運效率。
早在2020年初,國家發展改革委、生態環境部印發了《關于進一步加強塑料污染治理的意見》。如今《方案》出臺,明確塑料污染治理細則,從塑料的從源頭上減少生產和使用量,有利于解決一次性塑料制品使用廣、價值低、收集難的痛點,強化科學方法支撐,形成循環式塑料污染綜合治理體系,推動塑料污染治理達到更高水平。
相關閱讀 Related Reading
查看更多+-
4月28日,由國家能源局組織行業相關機構和專家編制的《中國氫能發展報告(2025)》正式發布。《報告》顯示,2024年我國氫能全年...2025-04-29 15:47:14
-
近日,經國務院同意,生態環境部、國家發展改革委、工業和信息化部、商務部、海關總署聯合印發《中國履行〈關于消耗臭氧層物質的蒙特利爾議...2025-04-27 14:41:52
-
近日,廣州醫科大學就“廣醫2025年公共衛生學院、基礎醫學院和金域檢驗學院教學實驗室建設儀器設備購置項目”發布公開招標公告,預算金...2025-04-27 09:46:13
-
近日,生態環境部發布《關于加強重點行業涉新污染物建設項目環境影響評價工作的意見》,明確重點行業中涉新污染物建設項目環境影響評價和嚴...2025-04-22 09:43:43
-
日前,國碳達峰碳中和計量技術委員會碳排放量計量分技術委員會關于《溫室氣體無組織排放監測系統校準規范》征求意見的通知,截止時間202...2025-04-21 13:21:53
-
近年來我國生態環保產業持續壯大,日益成為深入打好污染防治攻堅戰的主力軍與實現“雙碳”目標的生力軍。全國生態環境保護產業營收規模突破...2025-04-17 15:10:34
版權與免責聲明
- ①凡本網注明“來源:化工儀器網”的所有作品,均為浙江興旺寶明通網絡有限公司-化工儀器網合法擁有版權或有權使用的作品,未經本網授權不得轉載、摘編或利用其他方式使用上述作品。已經本網授權使用作品的,應在授權范圍內使用,并注明“來源:化工儀器網”。違反上述聲明者,本網將追究其相關法律責任。
- ②本網轉載并注明自其他來源(非化工儀器網)的作品,目的在于傳遞更多信息,并不代表本網贊同其觀點和對其真實性負責,不承擔此類作品侵權行為的直接責任及連帶責任。其他媒體、網站或個人從本網轉載時,必須保留本網注明的作品第一來源,并自負版權等法律責任。
- ③如涉及作品內容、版權等問題,請在作品發表之日起一周內與本網聯系,否則視為放棄相關權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