化工儀器網手機版
移動端訪問更便捷新能源發電裝機總容量破億大關 再生能源發電體系塑狀如何?
2021年11月23日 14:51:38
來源:化工儀器網 作者:江魚 點擊量:7873

再生能源發電體系意味著既要保障民生用電量,又要完成還耗能指標,還要達到可再生能源的綠色指標。
【化工儀器網 行業百態】截至2021年十月底,我國可再生能源發電累計裝機容量和達到10.02千瓦時,突破10億千瓦時大關,占全國發電總裝機容量的43.5%,其中,水電裝機達3.85億千瓦、太陽能發電裝機2.99億千瓦、風電裝機2.82億千瓦、生物質發電3534萬千瓦。我國清潔能源建設近年來呈加速度態勢,多個項目從建設構想到落地實施,走上“雙碳”正軌。但從另一方面說,煤電數據高居不下,依然是發電主力,可再生能源發電體系塑狀并非想象中完美。
新能源裝機量突破10億千瓦時大關 “清潔走廊”基本建設完畢
新能源裝機布置多分布于西部地區,依靠自然資源的獨特優勢,清潔走廊由此誕生。近年來,風光電伏邁入發展快車道,水利發電勢頭正盛,可再生資源發電量不斷增長,利用率不斷提高。其中,世界最大“清潔走廊”三峽成就顯著。目前,長江干流已經建成烏東德、白鶴灘、溪洛渡、向家壩、三峽、葛洲壩等6座大型梯級電站,設計裝機110臺、總裝機容量7169.5萬千瓦。截至今年10月,6大梯級電站累計發電量約28916億千瓦時,約等于節約標準煤88338.38萬噸,減排二氧化碳232700萬噸、二氧化硫112.32萬噸、氮氧化物103.74萬噸,可支撐我國約39萬億元GDP。
清潔走廊以及風電光伏等重大項目聚焦能源民生保障,加強地區清潔能源供應,發揮電總量大,調峰能力強等作用,緩解了華中、華東及川、滇、粵等省的用電緊張局面。可再生能源為電網的穩定運行及電量安全輸送發揮了重要作用,是“西電東送”戰略的有力支撐。
總體來說,目前可再生能源裝機量和利用率呈整體穩中有升。
煤炭仍是發電“一把手” 能源發電結構改變有難度
然而也要看到,盡管可再生能源發電裝機容量大,但并非能源發電系統的主力,煤電仍是發電系統的支點。據我國發改委能源研究所數據顯示,近年來中國電力系統一直保持高速增長,2000年全國發電量約為1萬億千瓦時,2020年漲至7.5萬億千瓦時。其中,火電占比最高,2020年全年煤電消耗量占到各類發電消耗量的84%。
雖然可再生能源體系在建設當中,但是市場上還是呈現出以煤電為主力帶動可再生能源電力建設的局面,即煤電為主,可再生資源發電為輔。這就造成市場出現化石能源與可再生能源共同擴張的局面,直接影響的后果便是煤電使用率高居不下,可再生能源裝機容量大但動力不足。
那么可再生能源發展壯大的今天,為何煤電還位列發電榜單首位?原因有三。
其一,相比其他可再生能源發電成本,煤電成本較低。以三峽水電站為例。水電站建設周期長,維護成本高。其二,我國煤炭發電起步早、歷史長、使用頻率高,技術相對成熟。且火電站穩定性較強,成為各地區應調峰的主要能源,更是電力、熱力供應緊張時,彌補以及應急保障的需要。其三,煤炭被成為“工業糧食”,相比油、氣等其他化石能源,我國煤炭資源儲能豐富,開采量較大,可調整空間大,調整型強。煤炭能源優勢以及技術優勢,形成了一種以煤炭發電帶動可再生資源發電的體系結構。
該種結構中,清潔能源附著火電發展,難以真正改變新局面。主體依然未改變,以清潔能源體系為支點的發電體系仍待構建。
能源發電系統更改難度在哪?實際上,能源電力系統結構平安轉型還需多點支撐。首先,短期能源安全需得到保障,電、油氣,長期用電等民生用能更是被重中之重。其次,電價和燃料成本還需保持平衡,克服短期浮動,加強長期目標動力。此外,能源發電結構轉型勢必會引發多種新業態,政府需關注管控的合理性及尺度。
如此看來,可再生能源發電系統并不完善,準備尚可,落地艱難。新系統的關鍵在于打破煤電主導制,因此可再生能源發電版圖還需要進一步落地規劃,真正實現“替代”而非“共同擴張”。
編者按:新能源裝機容量上升固然好,但還是看到加大可清潔能源體系建設后的根本目的----改變傳統化石能源發電結構,轉成可再生能源為發電主體的新循環體系。還需注意,重塑能源發電格局意味著既要保障民生用電量的,又要完成還耗能指標,還要達到可再生能源的看綠色指標,任務艱巨但充滿無限可能。
(資料來源:國家能源局、科技日報、中國能源網)
相關閱讀 Related Reading
查看更多+-
關注這15類重點情形!三部門聯合開展市場準入壁壘清理整治行動
近日,三部門聯合開展市場準入壁壘清理整治行動,為期半年,結束后轉為常態化機制。2025-05-07 13:47:13 -
國家能源局近日公布一季度能源發展情況,支持民營企業提升發展動能,加快能源領域民營經濟發展。2025-05-07 13:29:21
-
日前,經農業農村部和財政部評審并公示,對2025年國家級沿海漁港經濟區項目名單予以公布。2025-05-07 10:44:28
-
日前,為貫徹落實黨中央、國務院關于漁業綠色循環發展的決策部署,經農業農村部會同財政部評審并公示,現對2025年漁業綠色循環發展項目...2025-05-06 14:34:29
-
4月27日,上海交通大學4.4米口徑JUST光譜望遠鏡在青海冷湖賽什騰山啟動建設。項目分兩期建設,預計2027年投入觀測,2032...2025-05-06 13:45:00
-
5月6日,美國麻省理工學院團隊在《自然·通訊》雜志上展示了一種全新超導電路設計,該設計可讓量子處理器速度提高10倍。2025-05-06 11:26:57
版權與免責聲明
- ①凡本網注明“來源:化工儀器網”的所有作品,均為浙江興旺寶明通網絡有限公司-化工儀器網合法擁有版權或有權使用的作品,未經本網授權不得轉載、摘編或利用其他方式使用上述作品。已經本網授權使用作品的,應在授權范圍內使用,并注明“來源:化工儀器網”。違反上述聲明者,本網將追究其相關法律責任。
- ②本網轉載并注明自其他來源(非化工儀器網)的作品,目的在于傳遞更多信息,并不代表本網贊同其觀點和對其真實性負責,不承擔此類作品侵權行為的直接責任及連帶責任。其他媒體、網站或個人從本網轉載時,必須保留本網注明的作品第一來源,并自負版權等法律責任。
- ③如涉及作品內容、版權等問題,請在作品發表之日起一周內與本網聯系,否則視為放棄相關權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