化工儀器網手機版
移動端訪問更便捷海洋領域國家基礎科學中心啟動 開拓海洋研究新空間
2022年05月25日 14:15:39
來源:化工儀器網 作者:江魚 點擊量:4988

海洋領域國家基礎科學中心海洋碳匯與生物地球化學過程基礎科學中心在福建廈門啟動。
【化工儀器網 行業百態】 發展海洋經濟是經濟社會發展的重要支撐。科技則是推動海洋經濟更快、更高發展的根本轉型動力。近年來,基于海洋戰略需求,多個海洋相關創研平臺、國家重點實驗室、工程技術研究中心相繼成立,專注探索海洋科技、壯大產業。
近日,海洋領域又一則好消息傳來。海洋領域國家基礎科學中心海洋碳匯與生物地球化學過程基礎科學中心在福建廈門啟動。
據了解,海洋碳匯與生物地球化學過程基礎科學中心由廈門大學牽頭,聯合同濟大學、中國科學院南海海洋研究所等多位專家共同申報。
科技興海,想要壯大海洋經濟,仍需以創新為核心,以技術為動力,形成創新型原生動力。該中心以“應對氣候變化、支撐碳中和需求”為出發點,瞄準海洋碳匯形成過程與調控機制基礎科學國際前沿,以原創的“微型生物碳泵”理論為交叉核心,通過生物、化學、地質等學科的深度融合,深入系統地研究海洋碳匯的形成過程、調控機理與環境效應,及其對氣候變化的響應與反饋。
十四五”規劃和2035年遠景目標綱要提出,要積極拓展海洋經濟發展空間。我國對海洋建設探索多年,并突破了一大批具有自主知識產權的關鍵核心技術,如“深海一號”超深水大氣田成功投產,實現3項創新、攻克13項關鍵設備國產化難題,關鍵設備國產化率達到80%;大力發展、廣泛應用海洋衛星,海洋一號、海洋二號系列、高分三號系列衛星相繼投用海洋衛星進入組網觀測時代,形成對全球海域連續高頻次觀測覆蓋能力。
只有堅持開拓創新,充分發揮海洋資源集聚優勢,加快構建海洋科技創新體系,促進海洋科技成果高效就地轉化,帶動我國海洋工程實現快速發展。如今,海洋領域國家基礎科學中心啟動集聚人才、技術、資源,為海洋研究提供更便捷、更專業的平臺,開拓海洋領域合作新空間。打造海洋科技高地。
基礎科學中心啟動后,下一步將加快推進相關研究工作進展,提供更多可行的碳匯技術方案,進一步吸引和凝聚國內外優秀科技人才,推動學科深度交叉融合,打造海洋科學人才高地,建設海洋碳匯研究國際平臺,為國家海洋強國及生態文明建設貢獻更多力量。
(資料來源:科技日報、人民網)
相關閱讀 Related Reading
查看更多+-
國家能源局發布促進能源領域民營經濟發展若干舉措 提升能源企業發展動能
近日,國家能源局發布關于促進能源領域民營經濟發展若干舉措的通知,支持民營企業提升發展動能,公平參與市場,提升能源政務服務水平。2025-04-29 11:06:13 -
近日,京津冀國家技術創新中心發布《國家重點研發計劃顛覆性技術創新重點專項2025年度項目申報指引》。2025-04-28 10:47:21
-
推動應急裝備創新發展 工信部啟動工業領域2025先進安全應急裝備推廣目錄推薦工作
近日,工業和信息化部辦公廳啟動了先進安全應急裝備推廣目錄(工業領域2025版)推薦工作,5月12日起開啟申報。2025-04-25 13:54:57 -
共促材料領域創新突破 國資委首次發布央企材料領域“十大基礎科學問題”
近日,國務院國資委首次面向全社會發布了中央企業材料領域“十大基礎科學問題”,聚焦納米材料、超導材料、未來材料、稀土材料、生物基材料...2025-04-23 13:29:40 -
近日,國務院常務會議審議通過了《健全新能源汽車動力電池回收利用體系行動方案》,從加強頂層設計、強化標準研制等方面對新能源汽車動力電...2025-04-22 14:31:16
-
近日,市場監管總局發布39項國家計量技術規范,涵蓋了時間頻率計量、機動車檢測、醫療設備、環境監測等多個領域。2025-04-18 16:49:49
版權與免責聲明
- ①凡本網注明“來源:化工儀器網”的所有作品,均為浙江興旺寶明通網絡有限公司-化工儀器網合法擁有版權或有權使用的作品,未經本網授權不得轉載、摘編或利用其他方式使用上述作品。已經本網授權使用作品的,應在授權范圍內使用,并注明“來源:化工儀器網”。違反上述聲明者,本網將追究其相關法律責任。
- ②本網轉載并注明自其他來源(非化工儀器網)的作品,目的在于傳遞更多信息,并不代表本網贊同其觀點和對其真實性負責,不承擔此類作品侵權行為的直接責任及連帶責任。其他媒體、網站或個人從本網轉載時,必須保留本網注明的作品第一來源,并自負版權等法律責任。
- ③如涉及作品內容、版權等問題,請在作品發表之日起一周內與本網聯系,否則視為放棄相關權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