化工儀器網手機版
移動端訪問更便捷8500萬工作崗位將被機器替代?技術人才或成“香餑餑”
2022年06月23日 14:39:06
來源:食品機械設備網 點擊量:3285

6月20日,中國國際發展知識中心發布的《全球發展報告》中指出,自動化的生產線、智能化的機器人等將代替大量從事重復性、機械性工作的勞動者,可能引發大規模的傳統勞動密集型職業崗位消失。
【化工儀器網 行業百態】隨著時代快速發展,各行各業都在加快向規模化、產業化、智能化的轉型升級。越來越多自動化設備與數字化技術在生產車間應用,以及機器人的大量出現,都使得“人工會不會被機器所替代”成為熱議話題。
6月20日,中國國際發展知識中心發布的《全球發展報告》中指出,自動化的生產線、智能化的機器人等將代替大量從事重復性、機械性工作的勞動者,可能引發大規模的傳統勞動密集型職業崗位消失。在2020年至2025年間,全球預計將有8500萬工作崗位被機器替代。
消息一出,有網友表示,人制造了機器人,機器人又來替代人,當然會造成人的失業。也有網友保持良好的心態,認為人工智能的發展歸根究底只是在輔助人類,不可能取代人;關鍵是,機器人只能替代普通流水線,很多工作是機械設備與機器人不能替代的。
誠然,越來越多機械設備與機器人的出現與應用在早期會帶來一定的恐慌。但到現在,人們對于科技進步早有進一步的認識,盡管流水線上固定、重復的工作可以依靠生產線與機器人來完成,但人依然有著很大的作用。
在第四次工業革命到來的背景下,“黑燈工廠”、“燈塔工廠”等概念在制造業中被廣泛的提及。僅是在食品領域,從乳制品到啤酒、冰淇淋等生產加工,全自動化的生產線與人工智能技術等相輔相成,既能帶來生產效率的提升與節能減排等方面的改變,也能滿足個性化、柔性化的生產需求,提升整個食品供應鏈的輪轉水平,增強食品企業競爭力。
而在這些智能工廠中,一大特點則是生產車間幾乎很少見到工人的身影,但這就意味著食品生產中真的不需要人工嗎?答案是否定的。要確保整個生產車間的有序運轉,除了依靠智能化的程序進行驅動以外,仍需要人工在后端對各個生產流程來進行整體的把握,在設備操作、維護等環節,人工依舊發揮著不可替代的作用。并且,人本身所具有的主觀能動性,就使得我們相較于冷冰冰的機器,會具有更強的靈活性與可變性,機器終歸要由人來驅動這點不會變。
再者說在食品工業中,隨著消費升級的到來,用新技術、新工藝賦能食品加工仍有很大的進步空間。農業、食品工業的提質增效,仍然需要大量的技術人才來加持。
所以,在科技快速發展中,我們可以說人工被替代主要是發生在技術含量較低的崗位上。反過來也說明,隨著許多行業加快提檔升級,業內需要更多的高素質工人與技術型人才,在關鍵崗位上發揮中流砥柱的作用,與科技發展一道,助力行業邁入高質量發展的快車道。
相關閱讀 Related Reading
查看更多+-
項目名稱:上海交通大學三維微結構檢測系統,項目編號:1639-254122240024,招標范圍:三維微結構檢測系統,招標機構:上...2025-03-24 11:41:49
-
2024年以來,我國加快以標準提升引領工程機械產業轉型升級。圍繞電動化、智能化、綠色化轉型,新發布國家標準20項,在研13項。2025-03-10 08:52:30
-
增值稅發票數據顯示,2024年4月—2025年2月,全國企業采購機械設備類金額同比增長5.9%,反映出隨著大規模設備更新方案落地,...2025-03-07 10:28:02
-
為了表彰在這2024年度中為機械工業發展作出卓越貢獻的項目和個人,中國機械工業聯合會公布了2024年度“機械工業科學技術獎”擬授獎...2024-10-09 13:49:46
-
據中國機械工業聯合會的最新數據顯示,今年上半年,我國機械工業規模以上企業增加值同比增長6.1%,增速略高于全國工業0.1個百分點。...2024-08-09 10:17:21
-
近期,全球化工企業龍頭巴斯夫在德國的化工廠突發爆炸,事故裝置為生產香原料和用于維生素生產的前體。2024-08-02 15:00:28
版權與免責聲明
- ①凡本網注明“來源:化工儀器網”的所有作品,均為浙江興旺寶明通網絡有限公司-化工儀器網合法擁有版權或有權使用的作品,未經本網授權不得轉載、摘編或利用其他方式使用上述作品。已經本網授權使用作品的,應在授權范圍內使用,并注明“來源:化工儀器網”。違反上述聲明者,本網將追究其相關法律責任。
- ②本網轉載并注明自其他來源(非化工儀器網)的作品,目的在于傳遞更多信息,并不代表本網贊同其觀點和對其真實性負責,不承擔此類作品侵權行為的直接責任及連帶責任。其他媒體、網站或個人從本網轉載時,必須保留本網注明的作品第一來源,并自負版權等法律責任。
- ③如涉及作品內容、版權等問題,請在作品發表之日起一周內與本網聯系,否則視為放棄相關權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