化工儀器網手機版
移動端訪問更便捷實驗室里需要幾個人? 現代技術讓實驗室更有“智慧”
2023年04月26日 14:29:31
來源:化工儀器網 作者:小王 點擊量:7156

如果現在我問大家“實驗室需要多少人才能運作起來”,大家多半會陷入沉思,因為隨著智能化和自動化的發展,許多工作被簡化的同時,實驗室對于人數的要求也越來越小。但事實上,結果可能比想象的還要“離譜”,因為如今的實驗室,有時候即便沒有人也可以進行實驗工作。
【化工儀器網 行業百態】科學技術是推動現代生產力發展中的重要因素和重要力量,發展科學既是在完善人類對于世界的認知,強化人類探索知識的能力,還是在促進文明的發展與傳承。而發展科學的過程便是科學研究。從某種程度上來說,科研是生產知識的社會活動,進行科研的場所是實驗室,參與科研的是人,使用到的工具是科學儀器。但事實上,隨著科技的不斷發展,在科學成果互相影響下,從實驗室開始關于科研的許多“常識”都在慢慢的發生改變。
就好像,如果現在我問大家“實驗室需要多少人才能運作起來”,大家多半會陷入沉思,因為隨著智能化和自動化的發展,許多工作被簡化的同時,實驗室對于人數的要求也越來越小。但事實上,結果可能比想象的還要“離譜”,因為如今的實驗室,有時候即便沒有人也可以進行實驗工作。
聽起來似乎有些天方夜譚,但是在“人工智能”與“大數據”加持下事實就是如此,甚至這種不需要人的實驗室已經出現了——中國科學技術大學的機器化學家實驗室。根據相關報道介紹,這家實驗室內很少能見到身穿白大褂的實驗操作人員,有的則是一臺會做實驗的機器人。機器人會使用機械臂,“手握”試管,稱量取樣,配制試劑……甚至因為本身與網絡連接,因此其“大腦”中堆滿需要參考的“知識”能夠很快的分析實驗過程與實驗結果,優化實驗工作,提升科研效率。
當然并不是說有了機器人化學家就不需要科研人員了,準確的是,這種無人實驗室的成功,恰恰給后續實驗室發展提供了新的可能。包括化學研究在內,隨著人類認知水平的不斷發展,如今的科學日益復雜化、高維化,而科學研究的本質則是格物致知,是一個不斷提問、論證的過程,其中避免不了失敗在嘗試的過程。換言之,隨著科學的不斷進步,這種過程也會越來越復雜,越來越耗費時間。
但借助人工智能與大數據,許多篩選和驗證的工作就可以通過機器來實現,從而將研究工作的重心,進一步集中到技術發展與擴展上。不僅如此,像是材料配比這種可能性多,依賴人工無法解決的問題,也可以獲得一個相對合適的解決方案。
此外,“機器人科學家”本身也是科研技術的一種重要體現,除了人工智能之外,背后還涉及到機械工程學、傳感器技術等領域的成果。相信未來白大褂的實驗操作人員身邊會出現越來越多伸縮著機械臂的機器人科學家輔助他們工作,為科研的發展再添一份力。
相關閱讀 Related Reading
查看更多+-
G-NEx采用的長讀長測序技術突破技術瓶頸,單次測序讀長可達10kb以上,能直接讀取完整的RNA分子。2025-04-30 17:34:22
-
聚焦細分領域創新!富安達智能攜高精度氣體傳感器閃耀IE expo China 2025
作為一家專業從事傳感器應用硬件的企業,富安達智能攜多款氣體傳感器等創新成果驚艷亮相IE expo China 2025。2025-04-30 16:22:53 -
2024年4月以來,青島海洋科技大市場已累計遴選發布科技成果4040項。2025-04-30 16:22:45
-
iPS細胞通過基因重編程技術,將普通細胞轉化為具有多向分化潛能的干細胞,為治療失明、心臟病、帕金森病等疑難病癥提供了可能。2025-04-30 16:22:32
-
4月份,制造業采購經理指數(PMI)為49%。2025-04-30 16:02:30
-
近日,工業和信息化部辦公廳發布關于做好2025年工業和信息化質量工作的通知。2025-04-30 14:03:02
版權與免責聲明
- ①凡本網注明“來源:化工儀器網”的所有作品,均為浙江興旺寶明通網絡有限公司-化工儀器網合法擁有版權或有權使用的作品,未經本網授權不得轉載、摘編或利用其他方式使用上述作品。已經本網授權使用作品的,應在授權范圍內使用,并注明“來源:化工儀器網”。違反上述聲明者,本網將追究其相關法律責任。
- ②本網轉載并注明自其他來源(非化工儀器網)的作品,目的在于傳遞更多信息,并不代表本網贊同其觀點和對其真實性負責,不承擔此類作品侵權行為的直接責任及連帶責任。其他媒體、網站或個人從本網轉載時,必須保留本網注明的作品第一來源,并自負版權等法律責任。
- ③如涉及作品內容、版權等問題,請在作品發表之日起一周內與本網聯系,否則視為放棄相關權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