化工儀器網手機版
移動端訪問更便捷二氧化碳還能做衣服?新型催化劑為二氧化碳提供新可能
2023年05月23日 11:44:16
來源:化工儀器網 作者:小王 點擊量:6655

從長期治理的角度來說,固碳并將二氧化碳利用起來是關鍵。但是如何固碳卻是一個復雜的課題,為此各國的科研人員都做出了努力。而如果有一天,固碳的手段是將二氧化碳做成衣服,你是否會因此感到驚訝?
【化工儀器網 行業百態】二氧化碳是大氣中主要的溫室氣體,約占氣候變暖效應的66%。而根據世界氣象組織(WMO)的《溫室氣體公報》數據顯示,2020年,二氧化碳的濃度已經達到了413.2%,是工業化前水平的149%,并且,這一數據直到目前仍處于增長趨勢。
與此同時,盡管目前全球范圍內都在發展低碳,但考慮到人類活動與碳排放之間的緊密聯系,如果僅僅是減少碳排放,并不足以制止全球變暖的加劇。并且鑒于二氧化碳壽命很長,即便我們能夠迅速實現“碳達峰”,全球溫度仍會持續一段時間的上升。
而更糟糕的是,隨著溫室效應的加劇,溫室氣體的治理難度會持續上升。時至今日,人類所排放的二氧化碳,有一半留在大氣中,有一半被海洋和陸地生態系統所吸收,但是海洋和陸地生態的碳匯能力是有限的,因此越到后面,溫室效應的惡性循環會越劇烈,間接產生的高溫和強降雨、冰雪融化、海平面上升和海洋酸化等問題則會直接影響到人類的生存與發展。
所以,從長期治理的角度來說,固碳并將二氧化碳利用起來是關鍵。但是如何固碳卻是一個復雜的課題,為此各國的科研人員都做出了努力。而如果有一天,固碳的手段是將二氧化碳做成衣服,你是否會因此感到驚訝?
這并非天方夜譚,甚至即將成為現實,一項新的成果或許能讓二氧化碳成為衣服、香水、玩具的原材料。當然,這個過程并非用二氧化碳直接生產,而是將二氧化碳轉變為乙酸,從而實現“固碳”與“乙酸綠色生產”。近日,我國科研團隊在《自然》雜志發表了新的研究成果論文,其中提到了一種新的催化劑能夠實現以二氧化碳為原料高效制備乙酸。
論文中提到,科研團隊通過新型銅—銀稀釋合金催化劑,在高壓強反應條件下,成功利用電能將一氧化碳高效還原為乙酸,反應最高選擇性達91%。而一氧化碳則可以通過二氧化碳來制備,并且二氧化碳電還原至一氧化碳本身工藝上也較為簡單。
值得一提的是,盡管乙酸是一種重要的有機化工原料,可以用來制造化纖衣物、香水香氛、塑料加工品等產品。但過去,想要獲得乙酸,一般需要用化學合成或淀粉發酵法等方法,這些方法本身會釋放大量的二氧化碳,因此,乙酸作為一種重要的材料,其本身也是碳排放的主要源頭。
換言之,如今銅—銀稀釋合金催化劑所帶來的收益,不僅僅是實現用二氧化碳來生產衣服、香水、玩具那么簡單,更進一步的優化了相關生產流程,減少了碳排放。當然這項技術背后還有許多需要完善的細節,也涉及到許多其他技術的發展情況。例如電能。電解需要用到電,而發電方式不同,涉及到的碳排放或者說綠色程度也不同。因此該技術的發展其實還和清潔能源發展有密切聯系。
相關閱讀 Related Reading
查看更多+-
近日,我國科學家研制出基于“鎧甲”傳感材料的抗硫中毒的便攜式硫化氫氣體檢測儀,將為相關行業提供更加便捷、高效的檢測解決方案。2025-04-30 11:09:56
-
近日,蘭州新區生態環境局委托甘肅中鑫項目管理咨詢有限公司組織公開招標,為化工園區揮發性有機物監管能力提升采購車載 VOCs 監測系...2025-04-30 09:30:04
-
預算794.8萬元 伊犁哈薩克生態環境局采購一批細顆粒物檢測儀器
伊犁哈薩克自治州生態環境局就“伊犁州細顆粒物組分監測能力建設項目”發布招標公告,預算794.8萬元。2025-04-25 13:10:20 -
上海麥越環境技術有限公司攜M-2060S惡臭在線監測系統、M-2060P便攜式檢測系統及廢氣治理項目亮相第26屆中國環博會,展示了...2025-04-24 14:23:17
-
三大創新儀器解碼多場景環境監測 四方儀器閃耀2025中國環博會
作為一家專業提供氣體成分及流量測量方案的高新技術企業,四方光電(武漢)儀器有限公司攜前沿技術成果驚艷亮相,全方位展現其以核心傳感技...2025-04-24 09:33:09 -
紅譜科技完成數千萬元Pre-A輪融資 加速技術迭代與產業布局
紅譜科技近日完成Pre-A輪融資,融資金額數千萬元人民幣,資金將用于加速產品技術迭代、拓寬產業賽道布局、拓展全球銷售渠道,還將探索...2025-04-22 10:55:58
版權與免責聲明
- ①凡本網注明“來源:化工儀器網”的所有作品,均為浙江興旺寶明通網絡有限公司-化工儀器網合法擁有版權或有權使用的作品,未經本網授權不得轉載、摘編或利用其他方式使用上述作品。已經本網授權使用作品的,應在授權范圍內使用,并注明“來源:化工儀器網”。違反上述聲明者,本網將追究其相關法律責任。
- ②本網轉載并注明自其他來源(非化工儀器網)的作品,目的在于傳遞更多信息,并不代表本網贊同其觀點和對其真實性負責,不承擔此類作品侵權行為的直接責任及連帶責任。其他媒體、網站或個人從本網轉載時,必須保留本網注明的作品第一來源,并自負版權等法律責任。
- ③如涉及作品內容、版權等問題,請在作品發表之日起一周內與本網聯系,否則視為放棄相關權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