化工儀器網手機版
移動端訪問更便捷“AI+”有望為醫藥產業帶來新的增長點,國內藥企紛紛入局
2024年04月25日 15:03:20
來源:制藥網 點擊量:3822

提效降本,“AI制藥”就是下一個黃金賽道!
【化工儀器網 行業百態】隨著AI大模型加速邁入規模應用新階段,“AI制藥”日趨火熱,也賦予生物醫藥新的增長點。有業內人士表示,AI制藥核心的作用,是提高藥物研發成功率,即在藥物“早研”階段發揮作用,讓國內醫藥企業更有信心參與“早研”創新。根據相關數據顯示,使用AI技術能夠將藥物發現時間縮短40%,藥物臨床試驗時間節約50%至60%。
提效降本,“AI制藥”就是下一個黃金賽道!對此,國內新老藥企也紛紛入局AI這一黃金賽道。如恒瑞醫藥在2023年年報中提到,以AI+技術賦能新藥研發和臨床試驗,助力產品和臨床開發差異化創新,不斷深化新認識、形成新經驗。相關人士介紹,恒瑞與人工智能公司展開深入合作,并在公司內部構建AI輔助藥物設計平臺,未來還會通過“引進加自研”方式完善和發展該平臺。其相信,人工智能技術將為公司帶來更多創新機會和競爭優勢。
復星醫藥也曾在投資者平臺表示,公司很早就關注到了AI在醫藥研發、服務等領域的應用,目前已經開展多個應用。在藥物發現方面,公司與英矽智能開展合作,在全球范圍內共同推進AI藥物研發項目。
一品紅方面則認為,AI輔助新藥研發將會是未來創新藥研發的重要發展方向之一,公司持股7.6219%的專注于AI輔助新藥研發領域的阿爾法分子科技,目前已經獲得投資機構的A輪投資。而華東醫藥、石藥集團等藥企也有與部分人工智能藥物研發公司建立了合作開發伙伴關系的消息傳出。
除了一些傳統藥企紛紛入局AI領域外,很多年輕的生物醫藥企業“入局”這一領域,如處于創業階段的企業南京三迭紀醫藥科技有限公司,成立之初就定下將人工智能與生物醫藥產業相結合的愿景。作為智能制藥企業,該公司主要從事3D打印藥物工藝的研發,致力于實現藥品數字化開發與連續化生產,改變藥物遞送、開發和生產方式。公司相關負責人表示,希望將智能制藥作為一種新手段,為藥物研發和生產帶來改變。
此外,在醫藥CXO領域,CXO上市公司也積極布局AI制藥,如藥明康德、凱萊英、藥石科技、泓博醫藥、皓元醫藥、美迪西、成都先導等均有布局。其中,藥明康德自建AI團隊,近年來開始招募算法和數據人才,包括藥明康德hits事業部很早就開始將計算化學、CADD和深度學習等方法用于苗頭化合物的開發。
凱萊英近日在投資者互動平臺上海表示,公司設有智能制造技術中心(CIMT)通過人工智能及數據科學為智能管理及制造賦能,致力于工藝自動化及智能化、生產平臺、智能化處理、運營整合、主動預測能力等。藥石科技也曾在互動平臺表示,公司持續關注人工智能在新藥研發領域的進展,利用人工智能機器學習算法開發了獨有的基于分子砌塊和有效化學反應的動態化學空間及活性化合物AI篩選解決方案。美迪西也曾在互動平臺上表示,公司一直高度關注AI技術的發展趨勢,已與多家AI制藥企業達成戰略合作,充分整合外部技術資源和內部研發能力,實現雙向賦能。
分析人士表示,AI技術有望幫助生物制藥產業解決投資回報率低的問題,通過提高藥物研發效率和成功率,提升整個行業的景氣度。這也使得企業紛紛入局。數據顯示,隨著全球和中國AI制藥市場規模迅猛增長,截至2023年,全球有897家人工智能生物技術企業加入這一領域,同比增長28.14%。
另有人士表示,隨著政策紅利不斷釋放、企業創新持續走強,國內生物醫藥產業正加速邁入“快車道”,醫藥產業集成化、精準化、智慧化程度不斷加深,“AI+”有望為醫藥產業帶來新的增長點。
免責聲明:在任何情況下,本文中的信息或表述的意見,均不構成對任何人的投資建議。
相關閱讀 Related Reading
查看更多+-
截至目前,2025年一季度業績披露已收官,從整體來看,醫藥行業業績表現穩健。其中,白云山、云南白藥、藥明康德、新和成、恒瑞醫藥、華...2025-05-07 13:52:32
-
115家科創板生物醫藥企業披露年報:平均研發費用達3.53億元
截至目前,115家科創板生物醫藥企業已披露2024年年報,平均研發費用為3.53億元。2025-05-06 14:40:25 -
近期,國內多家藥企在國際化征程中邁出重要步伐,其原料藥產品相繼獲得歐洲藥典適用性證書(CEP證書),為國產原料藥進軍歐洲市場注入了...2025-04-30 16:04:52
-
4月29日,有機構在研報中表示,醫藥板塊基本面持續向上復蘇,政策持續向好,本周重點關注醫藥創新成長主線(創新藥催化不斷)。機構還建...2025-04-29 15:51:16
-
有基金經理表示,更多的公司即將進入扭虧為盈的階段,讓市場看到優質創新藥公司前期的研發投入,最終是可以帶來真實業績兌現的,從而提高了...2025-04-28 13:52:08
-
自2019年頭個國產創新藥闖關FDA成功以來,獲FDA批準上市的國產原研創新藥已經增至8款。2025-04-27 14:51:45
版權與免責聲明
- ①凡本網注明“來源:化工儀器網”的所有作品,均為浙江興旺寶明通網絡有限公司-化工儀器網合法擁有版權或有權使用的作品,未經本網授權不得轉載、摘編或利用其他方式使用上述作品。已經本網授權使用作品的,應在授權范圍內使用,并注明“來源:化工儀器網”。違反上述聲明者,本網將追究其相關法律責任。
- ②本網轉載并注明自其他來源(非化工儀器網)的作品,目的在于傳遞更多信息,并不代表本網贊同其觀點和對其真實性負責,不承擔此類作品侵權行為的直接責任及連帶責任。其他媒體、網站或個人從本網轉載時,必須保留本網注明的作品第一來源,并自負版權等法律責任。
- ③如涉及作品內容、版權等問題,請在作品發表之日起一周內與本網聯系,否則視為放棄相關權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