化工儀器網手機版
移動端訪問更便捷臨界值!1.5攝氏度的危機
2025年02月21日 17:54:50
來源:化工儀器網 作者:小王 點擊量:6368

2024年全球氣溫升幅達到了臨界值,這反應了嚴重的事實——全球變暖的惡化問題正在日趨加速。
氣溫是衡量溫室效應的一個重要指標,而自從全球變暖問題被高度重視以來,溫度就成為了一個敏感的話題,并且直接被用于作為衡量溫室效應嚴重性的標準。其中具有代表性的便是2015年制定的氣候變化協議《巴黎協定》。
作為歷史上首有具有法律約束力的針對氣候問題的協定,《巴黎協定》包括所有國家對減排和共同努力適應氣候變化的承諾,是全球治理大氣問題決心的體現。而在這份協定內,將治理目標定為“將全球氣溫升幅控制在工業化前水平以上低于2℃,最好是1.5℃之內”。然而這一目標似乎面臨著巨大的風險。
根據統計的數據,就在2024年,這一數據達到了臨界值,地球氣溫升幅超過了這一上限。盡管從長期發展來看,這個目標是基于數十年平均氣溫升幅評估的,因此短時間突破了1.5℃大關并不代表我們跨過了《巴黎協定》所設立的門檻。但是糟糕的一點是,這一數據反應了嚴重的事實——全球變暖的惡化問題正在日趨加速。
事實上,從去年的整體溫度數據來看,各種“熱”的情況層出不窮。事實上,就連各地的氣候組織都在這方面達成了共識,認為是2024年是近幾年來有記錄的最熱的一年。事實上,歐洲和加拿大的研究人員的兩項獨立完成的新研究均提出,如果某月或某年的全球升溫幅度達到1.5℃,那也可能意味著地球氣溫正在進入長期突破這一重要閾值的時期。換言之,2024年的升溫臨界值,實際上是對我們的一個警告——它在接下來的20年里也會達到該閾值。
此外,更糟糕的一點是,研究還表明,即使從現在開始嚴格執行減排措施,地球升溫幅度仍有可能超過1.5℃的上限。
換言之,盡管有許多數據正在證明我們逐漸在溫室治理上有所好轉,但是事實卻并沒有那么樂觀,我們并沒有按照所需的速度推進氣候目標,甚至還可能出現了方向的錯誤——這方面在海洋氣候問題上體現的更加明顯。
總而言之,從目前的情況來看,我們或許要投入更大的努力來“逆轉”溫度,而這是一項艱巨的挑戰。
相關閱讀 Related Reading
查看更多+-
4月28日,由國家能源局組織行業相關機構和專家編制的《中國氫能發展報告(2025)》正式發布。《報告》顯示,2024年我國氫能全年...2025-04-29 15:47:14
-
近日,經國務院同意,生態環境部、國家發展改革委、工業和信息化部、商務部、海關總署聯合印發《中國履行〈關于消耗臭氧層物質的蒙特利爾議...2025-04-27 14:41:52
-
近日,廣州醫科大學就“廣醫2025年公共衛生學院、基礎醫學院和金域檢驗學院教學實驗室建設儀器設備購置項目”發布公開招標公告,預算金...2025-04-27 09:46:13
-
近日,生態環境部發布《關于加強重點行業涉新污染物建設項目環境影響評價工作的意見》,明確重點行業中涉新污染物建設項目環境影響評價和嚴...2025-04-22 09:43:43
-
日前,國碳達峰碳中和計量技術委員會碳排放量計量分技術委員會關于《溫室氣體無組織排放監測系統校準規范》征求意見的通知,截止時間202...2025-04-21 13:21:53
-
近年來我國生態環保產業持續壯大,日益成為深入打好污染防治攻堅戰的主力軍與實現“雙碳”目標的生力軍。全國生態環境保護產業營收規模突破...2025-04-17 15:10:34
版權與免責聲明
- ①凡本網注明“來源:化工儀器網”的所有作品,均為浙江興旺寶明通網絡有限公司-化工儀器網合法擁有版權或有權使用的作品,未經本網授權不得轉載、摘編或利用其他方式使用上述作品。已經本網授權使用作品的,應在授權范圍內使用,并注明“來源:化工儀器網”。違反上述聲明者,本網將追究其相關法律責任。
- ②本網轉載并注明自其他來源(非化工儀器網)的作品,目的在于傳遞更多信息,并不代表本網贊同其觀點和對其真實性負責,不承擔此類作品侵權行為的直接責任及連帶責任。其他媒體、網站或個人從本網轉載時,必須保留本網注明的作品第一來源,并自負版權等法律責任。
- ③如涉及作品內容、版權等問題,請在作品發表之日起一周內與本網聯系,否則視為放棄相關權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