化工儀器網手機版
移動端訪問更便捷碧芯生物亮相CACLP博覽會 展示磁性熒光編碼微球技術新突破
2025年03月22日 18:36:36
來源:化工儀器網 作者:宋池 點擊量:5677

碧芯生物亮相第二十二屆CACLP博覽會,創始人張立明博士揭秘磁性熒光編碼微球技術進化。歷經多年攻關,碧芯生物開發出低吸附磁性熒光編碼微球,二代微球信號提升5倍,噪音更低,拓展至核酸檢測領域。
2025年3月22日,第二十二屆中國國際檢驗醫學暨輸血儀器試劑博覽會(CACLP)在杭州盛大開幕。國內生物技術領域的創新先鋒——碧芯生物科技(海南省)有限公司(以下簡稱“碧芯生物”)攜其核心技術成果磁性熒光編碼微球及多細胞因子檢測試劑盒亮相,并舉辦主題為“磁性熒光編碼微球進化之路”的路演活動。公司創始人兼技術總監張立明博士親述碧芯生物在磁性熒光編碼微球領域的研發成果與技術優勢,與業界同仁共探精準醫療新未來。

碧芯生物創始人張立明博士
技術迭代雙紀元 解碼微球進化之路
路演現場,張立明博士系統回顧了碧芯生物磁性熒光編碼微球的兩代發展歷程。第一代微球(羧基磁性熒光編碼微球)于2012年啟動研發,突破了編碼熒光可控的技術瓶頸,實現了編碼熒光強度的隨意調控。其兩通道編碼熒光的平均強度批間變異系數(CV)穩定控制在3%以內,顯著保障了不同批次微球編碼的一致性,支持全自動化設備對編碼的準確識別,為多重蛋白與核酸高通量檢測提供了標準化基礎。
第二代產品(低吸附磁性熒光編碼微球)在提升檢測信號和降低噪音信號方面取得雙重突破。相較初代及進口同類產品,二代微球的檢測信號強度提升5倍,蛋白非特異性吸附顯著降低,背景噪音干擾大幅減少。其次,二代微球表面基團多樣性更加豐富。除羧基外,還可定制吡啶二硫基、鏈霉親和素(SA)、SMCC、氨基等基團,靈活適配多樣檢測場景。此外,二代微球與一代編碼完全兼容,偶聯后穩定性更好,在37℃加速實驗中表現更穩定。


路演現場
核心產品矩陣:從微球到試劑盒的全鏈創新
碧芯生物已開發出近300種磁性熒光編碼微球,并延伸推出科研用細胞因子試劑盒,覆蓋小鼠和人類的12項細胞因子檢測需求。據張立明博士介紹,碧芯生物的細胞因子試劑盒在區分度上明顯更優,噪音更低,低值區間熒光值變化更明顯。例如,碧芯試劑盒的熒光噪聲值僅為進口產品的1/23,且微球主成分占比超80%(進口不足50%)。此外,試劑盒支持25μL微量樣本檢測,適配普通流式細胞儀及Luminex平臺,為科研與臨床提供高效、靈活的解決方案。
更具創新性的是,碧芯生物成功將磁性熒光編碼微球技術拓展至核酸檢測領域。其微球可耐受高溫環境并保持編碼熒光穩定,為核酸檢測技術革新開辟全新路徑,進一步拓寬了磁性熒光編碼微球的應用邊界。

碧芯生物展位
跨學科技術團隊鑄就技術創新引擎
作為碧芯生物的創始人,張立明博士深耕功能材料與生物醫學交叉領域,主持國家及省級科研項目7項,發表高水平論文多篇,累計引用超2000次,并擁有5項國家發明專利。在其帶領下,碧芯生物匯聚生物、材料、醫學等多學科博士精英,組建起一支跨學科研發團隊,為技術創新與產品轉化提供強勁智力支持,持續推動技術突破與產業化進程。
展望未來:技術賦能精準醫療
此次CACLP盛會,碧芯生物不僅展示了其在多重檢測領域的技術實力,更彰顯了國產企業突破技術壁壘的決心。隨著二代微球的規模化應用及核酸檢測技術深化布局,碧芯生物有望在精準醫療、體外診斷等領域開拓更廣闊的市場空間。
相關閱讀 Related Reading
查看更多+-
《方案》提出,到2027年,醫藥工業數智化轉型取得重要進展。在智能制藥設備、檢測儀器和制藥工業軟件等領域研發推廣100款以上高性能...2025-04-28 13:57:15
-
2024年共計抽查國家級資質認定檢驗檢測機構100家(含22家國家質檢中心),其中重點領域機構65家,其他領域機構35家。發現存在...2025-04-17 14:23:59
-
近日,國家藥監局正式頒布2025版《中國藥典》,帶來了一系列藥品標準、質量控制等領域的重要更新,將于自 2025 年 10 月 1...2025-04-16 13:23:11
-
項目名稱:定遠醫美項目設備采購,項目編號:0768-2540CSIMC002/06,招標范圍:滲透壓儀 1臺,招標機構:中國科學器...2025-04-16 11:39:28
-
山東省科學技術廳發布《關于開展山東省創新藥物與高端醫療器械研發補助資金申報工作的通知》,申報系統于4月15日開放。2025-04-15 11:56:54
-
近日,國家藥監局公布《藥品生產質量管理規范(2010年修訂)》無菌藥品附錄(征求意見稿),對現行法規進行了全面梳理和完善,提高了法...2025-03-28 14:35:43
版權與免責聲明
- ①凡本網注明“來源:化工儀器網”的所有作品,均為浙江興旺寶明通網絡有限公司-化工儀器網合法擁有版權或有權使用的作品,未經本網授權不得轉載、摘編或利用其他方式使用上述作品。已經本網授權使用作品的,應在授權范圍內使用,并注明“來源:化工儀器網”。違反上述聲明者,本網將追究其相關法律責任。
- ②本網轉載并注明自其他來源(非化工儀器網)的作品,目的在于傳遞更多信息,并不代表本網贊同其觀點和對其真實性負責,不承擔此類作品侵權行為的直接責任及連帶責任。其他媒體、網站或個人從本網轉載時,必須保留本網注明的作品第一來源,并自負版權等法律責任。
- ③如涉及作品內容、版權等問題,請在作品發表之日起一周內與本網聯系,否則視為放棄相關權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