化工儀器網手機版
移動端訪問更便捷已開放投稿!《自然》2026年將新增健康傳感兩本子刊
2025年05月12日 11:30:09
來源:化工儀器網 點擊量:320

近日,《自然》期刊宣布將于2026年1月推出《健康》《傳感》兩本子刊。
在全球科研界持續探索前沿領域的背景下,學術出版機構施普林格·自然(Springer Nature)宣布,旗下《自然》(Nature)系列期刊將于2026年1月重磅推出兩本全新子刊——《自然·健康》(Nature Health)和《自然·傳感》(Nature Sensors),目前兩刊已正式開放投稿。這一舉措不僅標志著《自然》系列期刊“新刊發布計劃”實施十周年的重要里程碑,更凸顯了學術出版界對后疫情時代全球健康治理與技術創新的深度關注。
《自然·健康》將聚焦以疾病預防和全民健康促進為核心的跨學科研究,致力于打破生物醫學、社會科學與環境科學之間的壁壘,搭建科研人員、臨床從業者、政策制定者與公眾之間的對話橋梁。該刊由資深醫學出版專家本·約翰遜(Ben Johnson)擔任主編,特別關注資源匱乏地區的健康研究,力求通過嚴謹的科學證據推動全球健康公平。例如,其投稿范圍不僅涵蓋傳染病防控、數字健康等熱點領域,還鼓勵探討氣候變化對公共衛生的影響等交叉議題,旨在為“健康中國2030”等全球健康倡議提供學術支撐。
《自然·傳感》作為首本專注于傳感器技術的多學科旗艦期刊,將全面展現該領域從基礎研究到社會應用的最新突破。隨著可穿戴設備、智能工業監測系統等技術的廣泛普及,傳感器已成為連接物理世界與數字時代的關鍵紐帶。該刊由奧爾加·巴布諾娃(Olga Bubnova)主編,重點關注柔性電子皮膚、環境監測傳感器等前沿方向,同時強調技術倫理與跨領域協作,例如推動人工智能與傳感器技術在醫療診斷中的融合應用。這種“技術+人文”的雙重視角,不僅呼應了聯合國可持續發展目標(SDGs)對科技創新的要求,也為解決智慧城市、精準醫療等全球性挑戰提供了學術平臺。
兩本新刊均采用混合型出版模式,由專職編輯團隊管理,作者可自主選擇開放獲取(OA)或訂閱出版,既保證了研究成果的廣泛傳播,又延續了《自然》系列期刊嚴格的同行評審標準和快速出版機制。作為“新刊發布計劃”的第十年成果,這一布局不僅延續了《自然-能源》《自然-可持續性》等子刊的成功經驗,更體現了施普林格·自然在應對氣候變化、公共衛生等全球議題上的戰略前瞻性。目前,兩刊已啟動征稿,特別歡迎能夠推動學科交叉與社會影響的研究成果,預計將為相關領域的學術生態注入新活力。
相關閱讀 Related Reading
查看更多+-
項目名稱:福建漳州核電廠3、4號機組安全級導波雷達液位變送器,項目編號:0739-254CNEIC2D02,招標范圍:福建漳州核電...2025-05-09 14:36:56
-
中國科學院自動化研究所提出 “機器人 AI 掌上超聲“ 的技術路徑,為提升基層醫療服務效率提供了創新解決方案。2025-05-07 15:30:16
-
項目名稱:中國科學院高能物理研究所X射線光柵單色器,鏡箱組及狹縫采購項目,項目編號:0729-254OIT360339,招標范圍:...2025-05-06 10:51:02
-
近日,廣東省計量科學研究院就“2025年計量檢測儀器設備采購項目(強檢理化等綜合類)”發布公開招標公告,預算金額為790.61萬元...2025-04-23 09:12:55
-
探索光電未來!CIOE中國光博會參觀登記已開啟,限時免費獲取全套會刊
第二十六屆中國國際光電博覽會(CIOE中國光博會)將于2025年9月10-12日在深圳國際會展中心開幕,目前觀眾注冊通道已開啟,登...2025-04-01 16:39:23
版權與免責聲明
- ①凡本網注明“來源:化工儀器網”的所有作品,均為浙江興旺寶明通網絡有限公司-化工儀器網合法擁有版權或有權使用的作品,未經本網授權不得轉載、摘編或利用其他方式使用上述作品。已經本網授權使用作品的,應在授權范圍內使用,并注明“來源:化工儀器網”。違反上述聲明者,本網將追究其相關法律責任。
- ②本網轉載并注明自其他來源(非化工儀器網)的作品,目的在于傳遞更多信息,并不代表本網贊同其觀點和對其真實性負責,不承擔此類作品侵權行為的直接責任及連帶責任。其他媒體、網站或個人從本網轉載時,必須保留本網注明的作品第一來源,并自負版權等法律責任。
- ③如涉及作品內容、版權等問題,請在作品發表之日起一周內與本網聯系,否則視為放棄相關權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