北京盈盛恒泰科技有限責任公司
木桶發酵醬油揮發性風味物質研究及體外降壓活性分析
檢測樣品:醬油
檢測項目:揮發性風味
方案概述:“延邊大學”利用頂空固相微萃取-氣相色譜-質譜聯用儀以及電子鼻分析醬油中揮發性風味物質,比較不同發酵容器發酵醬油在功能性方面的差異,旨在生產具有良好香氣和口感的優質醬油、或功能性醬油提供參考數據。
醬油在中國歷史的長河中流長久遠,由于中國人民生活習慣大相徑庭,在釀造醬油所使用的原料及加工工藝上也都大不相同,甚至因為地域不同也能在產品的品質方面感受到差異。天然發酵醬油中各種化合物超300種,而其中揮發性香氣成分占比90%左右,對醬油風味貢獻之大。“延邊大學”利用頂空固相微萃取-氣相色譜-質譜聯用儀以及電子鼻分析醬油中揮發性風味物質,比較不同發酵容器發酵醬油在功能性方面的差異,旨在生產具有良好香氣和口感的優質醬油、或功能性醬油提供參考數據。
檢測樣品:木桶發酵醬油由好記食品釀造股份有限公司提供(代號S1,白松木桶發酵);
其余5種均購于延吉市百貨大樓超市(代號分別為S2、S3、S4、S5、S6,玻璃纖維發酵罐)
氣味檢測儀器:電子鼻(PEN3,德國AIRSENSE公司)
醬油嗅覺分析:6組供試醬油的PCA分析結果見圖1。在相關性矩陣模式下,第1主成分區分貢獻率為96.724%。除S2與S6外,其余4組均可被電子鼻顯著區分。這說明試樣之間具有各自的特性,使得醬油試樣具有各自不同的香氣特色,并且電子鼻可根據這些醬油試樣之間的不同香氣特點將其區分開來。通過Loadings分析PCA在相關性矩陣模式圖中6號傳感器W1S對第1主成分區分貢獻率最大,8號傳感器W2W對第2主成分區分貢獻率最大。由圖1可知,6組樣品在PC,軸的距離很近,差異不大,而在PC,軸上的距離較遠,在PC,軸上距離由遠及近依次是S5、S3、S6、S2、S4、S1。說明樣品的主要嗅覺成分差異體現在第1主成分上。由電子鼻采集6組醬油115s時10個傳感器的電阻比值如表4所示,可以看出不同醬油10個傳感器的電阻比值不一致。6組醬油試樣的2,6,7和8號傳感器G/G0值相對其他傳感器電阻比值高,說明6組醬油中揮發物中含氮氧化合物、甲基類化合物、無機硫化物、醇醛酮類化合物相比其他化合物含量較高。分析表明,醇類及甲基類化合物是鑒別醬油品質的重要物質。
結論:不同發酵容器的得到的醬油試樣之間具有各自香氣特色,電子鼻可根據這些醬油試樣之間的不同香氣特點將其區分開來。另外在體外降血壓的研究中,6組供試醬油對ACE酶都有一定抑制作用,但在測定濃度范圍內,木桶發酵醬油S1對ACE的抑制效果顯著高于其他5組,ICso值為10.23mg/mL。
-----調味料氣味檢測是保障食品品質、優化生產工藝和提升消費體驗的關鍵環節。通過科學分析風味特征,不僅能實現產品質量的精準控制與標準化生產,還能推動工藝創新、防范食品安全風險,并為產品研發提供數據支撐,最終增強市場競爭力,滿足消費者對風味一致性與多樣化的需求。這一技術的應用標志著傳統感官評價向智能化、數字化檢測的重要跨越。總之,pen3電子鼻為調味料行業提供了一種高效、客觀的風味分析工具,尤其在快速篩查和大規模樣本分析中優勢突出。
相關產品清單
溫馨提示:
1.本網展示的解決方案僅供學習、研究之用,版權歸屬此方案的提供者,未經授權,不得轉載、發行、匯編或網絡傳播等。
2.如您有上述相關需求,請務必先獲得方案提供者的授權。
3.此解決方案為企業發布,信息內容的真實性、準確性和合法性由上傳企業負責,化工儀器網對此不承擔任何保證責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