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上海島韓實業有限公司>>公司動態>>國內裝備制造業營收近幾年占領世界
按照標準自主研制的噴氣支線飛機通過適航審定、*千萬噸級煉油裝置國產智能控制系統全線應用、煤炭深加工核心裝備躋身*行列……“十二五"時期,我國裝備實現了一系列突破,正成為重構中國制造業競爭力的關鍵環節和核心內容。
“裝備以高新技術為,位于價值鏈,是產業鏈的核心環節,具有技術和市場的相對壟斷性,決定著整個產業鏈的綜合競爭力。"國家重大技術裝備辦公室主任李東表示,2014年,我國裝備制造業主營業務收入為30.7萬億元,連續5年居世界*,裝備制造占比越來越高。
李東介紹說,當前裝備包括兩個方面,一是“十二五"國務院戰略性新興產業規劃中明確的航空裝備、衛星及應用、軌道交通裝備、海洋工程裝備、智能制造裝備等五大裝備,二是裝備制造業中傳統裝備的部分。
“裝備制造業是《中國制造2025》的主要內容,是建設制造強國的重中之重。李東說。
《中國制造2025》提出實施“裝備創新工程",要求到2020年,大型飛機、航空發動機及燃氣輪機、民用航天、智能綠色列車、節能與新能源汽車、海洋工程裝備及高技術船舶、智能電網成套裝備、數控機床、核電裝備、診療設備等領域實現自主研制及應用。到2025年,自主知識產權裝備*大幅提升,核心技術對外依存度明顯下降,基礎配套能力顯著增強,重要領域裝備達到。
李東表示,“十三五"期間,將通過深化體制機制改革、營造公平競爭市場環境、完善金融扶持政策、加大財稅政策支持力度、健全多層次人才培養體系、完善中小微企業政策等8個方面的措施,繼續推進裝備制造業發展。
請輸入賬號
請輸入密碼
請輸驗證碼
以上信息由企業自行提供,信息內容的真實性、準確性和合法性由相關企業負責,化工儀器網對此不承擔任何保證責任。
溫馨提示:為規避購買風險,建議您在購買產品前務必確認供應商資質及產品質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