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上海島韓實業有限公司>>公司動態>>智能儀器在文物保護領域的實際應用
2016年6月,美國ALANTEK公司、沈陽儀表研究院與北京中聚新能公司開始合作,共同申報并
獲批了工業和信息化部、國家文物局組織開展的2015年度文物保護裝備產業化及應用示范項目“
文物高/超光譜成像設備”,進一步合作開發博物館館藏文物環境傳感監測儀器儀表及系統
的目標。
文物保護產業潛力巨大,要重點關注,大力拓展。我國現有各類博物館3415家,館藏文物
3018.5萬件,不可移動文物77萬處,為了加強文物保護工作,國家設立了“國家重點文物保護專
項補助資金”。“十二五”期間,國家投入了25個億,其中有10個億是用于館藏文物預防性保護
。2013年國家提出了文物保護裝備產業化的發展方向,國家文物局與工信部簽署《關于共同推進
文物保護裝備產業化及應用合作協議》,旨在構建政、產、學、研、用聯合體,加快推進文物博
物館事業與科技、產業融合,提升我國文物保護與利用水平。2015年度規劃投入資金4個億用于
該類專項,其中博物館環境監測項目占比可達30%-40%。
而“智慧博物館”概念的提出,對應用于文物保護領域的傳感器及智能化儀器儀表產品的發
展提出了新的要求。為拓展應用,儀表院與北京中聚新能和美國ALANTEK三方通過本次會談商定
,以“文物保護高/超光譜成像設備”產業化及應用示范項目為基礎,進一步拓展傳感器在
文物保護裝備應用領域的合作項目。
三方一致認為,要充分發揮傳感器國家工程研究中心的技術優勢以及中聚新能和ALANTEK在
文物保護裝備行業資源優勢,以儀表院傳感器應用技術研究所和自動化公司為主體,合作開發博
物館館藏文物環境傳感監測儀器儀表及系統。
請輸入賬號
請輸入密碼
請輸驗證碼
以上信息由企業自行提供,信息內容的真實性、準確性和合法性由相關企業負責,化工儀器網對此不承擔任何保證責任。
溫馨提示:為規避購買風險,建議您在購買產品前務必確認供應商資質及產品質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