公司動態
后天的家庭互動關系才是影響智力的關鍵
閱讀:310 發布時間:2011-1-4后天的家庭互動關系才是影響智力的關鍵。挪威的一項研究進一步厘清了出生順序與智商之間的關系。
過去許多研究指出,以大量背景不同的家庭來統計,排行越前面的孩子,比起排行越后面的人,智力測驗分數普遍較高;而同一個家庭里,這個差異雖然比較小,但是仍然顯著。這究竟是因為先天母體環境形塑,還是成長過程中家庭環境因素使然?挪威學者Petter Kristensen和Tor Bjerkedal,提出了大規模的研究報告支持上述的第二種假設。
出生順序與智力表現的關聯,目前有較多研究證據支持的理論,是以成長過程中與家人的互動關系為基礎,認為排行較前面的孩子與父母和手足的互動關系,與排行較后面的孩子有所不同,導致認知能力發展有異。例如有些學者相信兄姐教導弟妹的過程,反而會更激發兄姐本身的智力成長。另一類理論則偏重胚胎發展的因素,假設母體環境對先后孕育的胚胎有不一致的生物性影響。這兩種觀點很難被分開來單獨驗證,因為排行在前面的孩子總是同時兼俱先天母體與后天環境的優勢。發表在一期Science的研究巧妙地運用該國龐大的人口統計資料,為上述兩派理論解套。
研究人員收集了24萬多名18-19歲青年入伍時的智力測驗分數,并配合這些青年在出生時的醫院記錄,先將他們依真實的出生順序分類,再另外計算他們實際在家庭社會地位的順序。例如:在出生序是老二的新兵里,大部分在家里的社會地位也是老二,但是如果兄或姐不幸出生后即死亡,他的家庭社會地位就應該算是老大。同理,出生序老三的家庭社會地位也會因為是否失去一位或兩位兄姐而不同。統計結果顯示,智力測驗分數與出生順序和家庭社會地位順序都顯著相關。但是如果除去家庭社會地位的影響后,智力表現就和出生順序*無關。因此,實際出生順序為老二,但從小沒有兄姐的人,在智力測驗表現上與一般生為老大的人無異。
縱使家庭社會地位排行老大和老二的智力測驗分數只差不到3分,但是加州大學柏克萊分校心理學家Frank Sulloway為同期Science撰寫的評論表示,這樣微小的差異,日積月累也可能構成生涯發展機會上的差別待遇。另一個值得思考的問題是:智力測驗的分數究竟代表什么?作為衡量人類心智的工具,智力測驗雖然在新兵入伍這種粗略分類的篩選程序上簡單有效,但是心理學家已經了解到,人類復雜的認知能力往往無法用單一的測驗來評估。
雖然關于智力發展的問題還很多,挪威學者的研究報告為這個領域的未來研究提供了清楚的方向,也在nature vs. nurture的根本議題上有所貢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