公司動態
關于核輻射與甲狀腺癌關系的聲明
閱讀:838 發布時間:2011-5-27 中華醫學會內分泌學分會
日本大地震引發的福島核電站泄露事件受到我國公眾的高度關注,“核恐慌”一度在國內部分地區蔓延。作為我國從事甲狀腺臨床和研究的專業學會,我們發表下述聲明,澄清核輻射與甲狀腺癌的關系。
一、 我國環境尚未受到日本核泄露的影響
根據3月17日16時我國國家核安全局的公告,我國環境尚未受到本次日本福島核泄露的影響,各省的監測數據都在本地區的核輻射本底水平之內,沒有任何升高,所以公眾不必恐慌。
二、 核輻射對甲狀腺癌發生率的影響
核輻射主要包括α、β、γ三種射線。其中,α射線是氦核,β射線是電子,γ射線則是一種短波長的電磁波。α及β射線的穿透力較弱,一塊普通的磚可以有效地阻擋β射線,而一張紙就可以擋住α射線。因此,這兩種作用距離比較近的α、β射線只要避免其輻射源進入體內,影響不會太大。
131碘是本次福島核泄露的主要核素之一,它的輻射類型是β射線。碘是甲狀腺制造甲狀腺激素的主要原料之一。甲狀腺的一個*的功能是能夠主動攝取碘,使得甲狀腺內的碘濃度達到血液的數十倍。根據蘇聯切爾諾貝利核事故資料報告,污染區域內的兒童甲狀腺癌的發病率顯著增高,達到正常環境下的200倍以上。所以本次福島核泄露發生后,日本政府向污染區內的居民及時投放了碘化鉀。其原理是使無放射性的碘占據甲狀腺腺,使得核電站泄露的131碘不能進入甲狀腺。但是預防服用的碘是超大劑量的,成年人推薦的服用量為100毫克,對孕婦和3~12歲的兒童,服用量為50毫克,3歲以下兒童服用量為25毫克。
三、 過量服用碘鹽有弊無利
我國目前碘鹽內的碘濃度是30毫克/公斤。如果要達到預防放射性碘進入甲狀腺的目的,成人需要一次服用3公斤以上碘鹽,這顯然是不切合實際的。正常成人的合理安全的碘攝入量是0.15~0.3毫克/天(相當于每天5~10克碘鹽)。過量攝入碘鹽可能會誘發甲亢、加重甲減和自身免疫甲狀腺炎,也會誘發甲狀腺乳頭狀癌。過量攝入碘化鈉還會誘發和加重高血壓,促使心腦血管疾病的發生。所以過量服用碘鹽對預防核輻射無益,相反會危害自己的健康。
我國距離日本福島市千余公里,不在核污染的區域內。主要的污染傳播方式是大氣的污染。國家有關部門正在密切監測我國的環境核輻射指標。公眾不要聽信傳言,以免對自己的健康造成傷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