公司動態
蔡理慧PLoS One獲神經科學新進展
閱讀:1038 發布時間:2011-10-19摘要: 來自麻省理工Picower學習和記憶研究所,霍德華休斯醫學院等處的研究人員發表了題為“Cdk5 Is Required for Memory Function and Hippocampal Plasticity via the cAMP Signaling Pathway”的文章,發現了重要激酶cdk5在幫助記憶,以及海馬可塑性方面的重要作用,這一研究成果公布在PLoS One雜志上。 |
生物通報道:來自麻省理工Picower學習和記憶研究所,霍德華休斯醫學院等處的研究人員發表了題為“Cdk5 Is Required for Memory Function and Hippocampal Plasticity via the cAMP Signaling Pathway”的文章,發現了重要激酶cdk5在幫助記憶,以及海馬可塑性方面的重要作用,這一研究成果公布在PLoS One雜志上。 領導這一研究的是麻省理工Picower學習和記憶研究所所長蔡理慧教授,蔡理慧教授出生于中國臺灣,是一位的神經學科學家,從事阿茲海默癥研究已經25年了,曾發現人類大腦重要記憶中心,并確定了影響阿茲海默癥恢復長時程基因和學習能力的基因。 只選對的,不選貴的,選擇正確的WB試劑盒,流式細胞檢測方法——康為世紀優惠,相關信息咨詢>> >> 賽默飛世爾公司鄭重聲明:2011年度NanoDrop品牌的2000及2000C產品已授權給基因有限公司(Gene Company Limited)。對于市場出現的非基因有限公司(Gene Company Limited)經營的本公司產品,本公司概不負責其儀器質量以及相關售后服務保障。
2007年,蔡理慧教授研究組發現抑制一種名為Cdk5的激酶,有利于消除特定環境造成的恐懼記憶。相反,如果海馬區(大腦的記憶存儲中心)中這種酶的活性上升,所產生的恐懼會持續下去。自此他們開始了Cdk5與記憶,神經退行性疾病之間關聯的研究。 Cdk5即細胞周期素依賴性激酶5(cyclin dependent kinase 5),它的激活因子p35對大腦皮層新生神經元的放射狀遷移以及分層定位發揮著至關重要的調節作用。蔡理慧教授研究組曾發現p35若分裂成p10及p25時,當p25失去控制,會活化cdk5的蛋白質,zui后細胞骨架中的Tau會磷酸化,也就是阿茲海默癥患者腦神經纖維化的情形。 在這一基礎上,研究人員又進一步通過實驗發現,cdk5能磷酸化各種突觸底物,從而影響記憶形成,而且在提出可塑性的穩態調控上也扮演了重要角色,這些研究都說明cdk5在調控記憶形成,和突觸可塑性方面的重要作用。 在剛剛舉行的美國國家醫學院年會上,蔡理慧教授等三位華裔科學家入選了今年的美國國家醫學院院士,這是對蔡理慧教授工作的肯定。另外兩位科學家分別是來自加州大學舊金山分校的簡悅威(Yuet-Wai Kan)教授,以及加州大學洛杉磯分校的王存玉(Cun-Yu Wang)。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