落針法粘滯系數實驗儀
落針法粘滯系數實驗儀
型號:MT-PH-II
產品編號:TC-003998
產品介紹: |
該儀器采用落針法測定液體的粘滯系數。儀器直觀性強,外形美觀,重復性好,底腳可調整水平,并采用良好的傳感器與單板機,實現了智能化,是一種從理論到方法上都比落球法測液體粘滯系數更為理想的實驗儀器。本儀器特點:實驗過程和重復實驗決不會溢出油。并且實驗精度高。 儀器由四部分組成: 粘度計主體 中空細長圓柱針體2支,不同配重(落針) 高性能傳感器 (多功能毫秒計) 工作電壓:AC220V±5% 50Hz 測量精度:≤5% 重量:8kg |
粘滯系數測定儀型號:DCG-I
目前國內各高校采用落球法測定粘滯系數時,幾乎均采用秒表計時,實驗人員在按秒表時的動作與落球初始下落及結束的時刻難以同步,時常造成人為誤差。而且測量次數通常在6---8次,甚至更多,由于上述原因,目前廣泛采用的方法普遍存在兩個問題:1、秒表計時的計時精度不夠準確(精確到0.01S)。2、由于大多數液體(如甘油)當溫度發生變化后,對液體粘滯系數影響甚大。 當液體溫度變化1℃時,液體粘滯系數的變化率有時高達10%以上。由于測量次數較多,從開始至結束一般需數十分鐘至一百分鐘左右,在這期間由于許多學生進入實驗室等諸多因素的影響,會使實驗室內及液體溫度升高,一般溫度升高值達1℃~2℃,從而引起各次測量值偏差較大,這樣當我們將所測數據代入逐差公式時,必然會引起較大誤差。
為彌補上述不足,本公司開發研制了新型“DCG-I型多光電門變溫粘滯系數測定儀”該儀器是傳統的落球法測液體粘滯系數測試儀的更新換代的新型儀器。
儀器要由三部分構成:主機部分,控溫--調溫部分,智能數字計時器部分。
主要特點:(1)主機采用光電技術,設置了8個光電門使該儀器實現光電計時。
(2)智能數字計時器由于采用了智能化技術,具有同時測得多組時間和存儲、調出每組數據功能。可測得任意光電門之間的時間。例如;1、2、3、4、……,1-0、2-1、3-2、4-3……,2-0、3-1、4-2……。
(3)該機采用了電子控溫,熱水循環泵。調溫裝置控溫范圍為5~80℃
上述三部分的有機結合可完成下面幾項實驗內容:
Δ測定液體在任意溫度下的粘滯系數。
Δ研究液體粘滯系數隨溫度的變化關系并可得到液體粘滯系數隨溫度變化的實驗曲 線。從而大大擴大實驗內容。
Δ小球每下落一次可同時得到多組實驗數據:如儀器上共安裝8個光電門則可同時測出各光電門之間的擋光時間,如△t12, △t34, △t25, △t16. △t57等,因此利用此實驗可訓練學生用逐差法處理實驗數據的方法。
Δ可利用此儀器研究在液體內的運動規律(加速-勻速-減速)
該儀器已獲,號:ZL93213615.X。并在華北五省市科委舉辦的華北地區新產品技術交易會上評為金獎。
主要技術指標:
電源電壓:220V 功率<200W
調溫范圍:5~8O℃ 調控溫精度:0.1℃ 測定精度(誤率) ≤6%
溫升速度:1℃/分 計時精度:0.0001ms
整機重量:5Kg 外型尺寸:410
粘滯系數測定儀 型號:TR-LZ-II
主要技術參數: /60Hz。
2、儀器本體 圓筒內半徑 R1=18.5mm;圓筒長度 H=550mm;取針器磁鐵安裝螺栓Ф18×6;蓖麻油密度ρL(20℃)=950kg/m3。
3、針:針長L=185mm;針外半徑R2=3.5mm;針內半徑2.0mm;針質量m=16.0×10-3kg(備用針質量:12.0×10-3kg);針有效密度ρs=2260kg/m3 ;針內同名磁間距d=170mm。
針體積V=7.08×10-6m3
4、霍爾傳感器實現非接觸測量:工作電壓(DC)5±0.5V;輸出波形:方波;工作溫度-20℃~+80℃;外形尺寸:直徑11mm 螺距1mm 長度48mm。
5、單片機測時zui小分辨率 2us,顯示單位 ms儀器。
6、粘度計測量粘度范圍:0.1~0.5 pas,使用范圍室溫:0至100℃;推薦實驗溫度:5~80℃。
儀器特點:
1、測量某一溫度下液體的粘度。
2、測量液體的密度。
產品名稱:礦用饋電狀態傳感器 產品型號:ZJ-GKD(A) |
礦用饋電狀態傳感器 型號:ZJ-GKD(A)
礦用饋電狀態傳感器是與煤礦監測系統配套使用的產品。它適合于煤礦井下以及其他工作場所對動力電纜(單相和三相)饋電/斷電狀態進行檢測,監測結果與電纜中是否有存在電流無關。
工作環境條件:0~40℃
相 對 濕 度:≤98%
大 氣 壓 力:86~106kPa
測 量 范 圍:被測電纜電壓(127~1140)V.DC
工 作 電 源:12~18V/10mA.DC
輸 出 型 式:1~5mA ±5mA
傳 輸 距 離:2km
防 爆 型 式:礦用本質安全型
防 爆 標 志:ExibI