技術文章
橋墩水下基礎檢測作業技術方案
閱讀:626 發布時間:2023-6-8城市橋梁是城市的生命線,橋梁安全重如泰山。近日,對城區內飛鳳橋、舞鳳橋、陽鳳橋、等30座橋梁進行常規定期檢查。據了解,本次檢查的30座橋梁整體狀況良好,上下部結構主要病害為混凝土破損等表觀缺陷,橋面主要病害為鋪裝車轍、擁包、網狀裂縫等。日前,市已針對發現的安全隱患進行了維修加固。
水下基礎沖刷是水下橋墩的重要病害形式。橋墩及基礎影響原水流的方向,導致水流在基礎周圍迅速改變,帶走基礎下面及周圍的土,引起沖刷病害。沖刷會改變結構的受力狀態,對橋梁的使用安全有顯著影響。沖刷形態分為一般沖刷與局部沖刷2種。一般沖刷通常由河道輸沙不平衡或泥沙超限開挖所致,局部沖刷主要由建造水工結構物所致。橋墩結構屬于水工結構物,其基礎沖刷屬于局部沖刷。
檢測方法
根據現場檢測工作量及檢測部位實際情況,檢測人員可選用組合式水下攝像檢測儀作業方法、潛水檢測作業方法以及水下機器人檢測作業方法進行墩臺基礎水中部分檢測。檢測時,將工作船用繩索與被檢測墩臺固定在一起,在基礎上方水面將各拍攝點做好標記。采用專用吊放設備把攝像頭固定在欲檢測部位起始原點上,豎向垂直拍攝,拍攝過程中要求鏡頭與目標物表面要保持20~30cm左右的距離(以能看清目標物為準),并盡量使移動平穩、勻速。完成一次豎向垂直拍攝后,沿基礎表面平移或環繞規定的間距再反向繼續拍攝。在拍攝過程中,做好記錄和描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