詳細介紹
安裝前準備工作
- 全自動氣動閉鎖風門 資料準備
仔細研讀產品說明書、安裝圖紙以及相關的技術規范和標準,充分了解風門的結構特點、技術參數、各部件的安裝要求等關鍵信息,明確安裝流程和具體細節,確保安裝工作嚴格按照標準執行。
收集礦井巷道的相關資料,如巷道的尺寸、形狀、地質條件、通風要求等,核對風門的選型和安裝位置是否與實際情況相匹配,為后續的現場安裝做好充分準備。
- 場地準備
對安裝現場進行全面清理,清除巷道內的雜物、積水、巖石突出物等可能影響安裝的障礙物,保證有足夠且平整的作業空間,方便后續施工操作以及部件的擺放。
檢查安裝位置的巷道壁面是否平整、垂直,若存在較大偏差,需提前進行修整處理,確保門框能夠穩固、準確地安裝,偏差一般應控制在允許范圍內(例如,每米垂直度偏差不超過 3mm 等)。
- 部件檢查與清點
對礦用全自動風門的所有部件進行詳細檢查,查看是否存在運輸過程中造成的變形、損壞、劃傷等情況,重點檢查門框、門扇、氣動(或電動)執行機構、傳感器、控制箱等關鍵部件的完整性。
按照發貨清單仔細清點各部件數量,確保所有零部件齊全,如有缺失或損壞的部件,應及時與廠家聯系溝通解決。
- 工具及材料準備
準備好安裝所需的各類工具,如起重機(根據門體部件重量選擇合適噸位)、電焊機(若需要焊接固定)、氣割設備(用于切割調整等)、水平儀、經緯儀、扳手、螺絲刀、卷尺等常用安裝和測量工具,同時確保工具性能良好、精度達標。
備好安裝過程中可能用到的輔助材料,如密封膠、防銹漆、墊鐵、膨脹螺栓等,用于密封、防腐以及調整部件水平度、垂直度等操作。
門框安裝要點
- 定位放線
運用經緯儀、水準儀等測量工具,依據安裝位置的設計要求,準確放出門框的中心線以及安裝基準線,為門框的準確安裝提供精確的定位依據,確保門框安裝位置與巷道或硐室的整體布局相契合,滿足后續使用中的通風、通行等功能要求。
在放線過程中,要反復核對尺寸,保證門框的安裝方向正確,避免出現安裝后與預期的通風方向、車輛和人員通行方向不符的情況。
- 門框就位與調整
利用起重機將門框緩慢吊起,按照預先放好的安裝基準線,將門框準確放置在安裝位置上,注意門框的上下、前后、左右位置要精準對齊,確保其與周邊壁面貼合緊密,且滿足設計要求的進出方向和開啟角度等。
在門框就位后,通過水平儀、經緯儀等工具實時監測門框的水平度和垂直度,如有偏差,可使用墊鐵等進行微調,使門框的水平度偏差控制在每米不超過 1mm,垂直度偏差控制在每米不超過 1.5mm,保證門框整體處于良好的安裝姿態,為后續門扇安裝及密封效果奠定基礎。
- 門框固定
根據設計要求和現場實際情況,選擇合適的固定方式,一般采用地腳螺栓、焊接或者兩者結合的方式將門框與巷道或硐室的基礎結構牢固固定。采用地腳螺栓固定時,要確保螺栓規格、數量、間距等符合設計要求,擰緊力矩達到規定值,防止門框松動;若采用焊接方式,要保證焊接質量,焊縫飽滿、無夾渣、氣孔等缺陷,焊接完成后可進行探傷檢測,確保焊接符合強度要求。
門扇安裝要點
- 清理與檢查
在安裝門扇前,再次對門扇進行清理,去除表面的灰塵、油污等雜質,同時檢查門扇的平整度以及與門框配合的尺寸精度,確保門扇能夠順利安裝到門框內,并且關閉后四周間隙均勻,符合密封要求。
- 門扇吊裝與就位
利用起重機將門扇小心吊起,緩慢移動至門框正前方,然后按照正確的開啟方向,將門扇準確放入門框內,注意避免門扇與門框發生碰撞、刮擦,以免損壞密封裝置或造成門扇變形。在門扇就位過程中,要安排專人指揮起重機操作,確保操作精準、安全。
- 調試與調整
門扇安裝到位后,進行多次開啟和關閉調試操作,檢查門扇的轉動是否靈活,開啟角度是否符合設計要求(一般礦用全自動風門的最大開啟角度能達到 90 度左右),門樞部位是否有異常響聲或卡頓現象。
若發現門扇轉動不靈活等問題,要仔細檢查門樞的安裝情況,查看是否存在異物卡住、軸承損壞或者安裝位置偏差等情況,及時進行調整或更換部件,確保門扇能夠輕松、順暢地開啟和關閉。
氣動(或電動)執行機構安裝
- 執行機構安裝位置確定
如果是氣動執行機構(如氣缸),要根據風門的結構和開啟關閉方式,選擇合適的安裝位置,一般安裝在門框或門扇上能夠有效傳遞動力的部位,確保氣缸的活塞桿伸縮方向與風門的開啟關閉方向一致,并且要保證有足夠的安裝空間,便于后續的維護和檢修。
若是電動執行機構(如電動推桿),同樣要考慮其安裝位置的合理性,保證推桿的伸縮能夠平穩地帶動風門開啟和關閉,同時要注意避免與其他部件發生干涉,且安裝處要具備良好的防水、防潮、防塵等防護條件,防止電氣元件受損。
- 連接與調試
將執行機構與風門門扇通過合適的連接部件(如連桿、銷軸等)進行牢固連接,連接部位要做好密封和防松處理,確保動力傳遞的準確性和可靠性。在連接完成后,進行手動操作調試,檢查執行機構能否正常帶動風門進行開啟和關閉動作,若出現卡頓、力量不足等問題,要及時查找原因并進行調整,如調整氣缸的氣壓、電動推桿的行程等參數。
傳感器安裝
- 類型及位置選擇
根據實際需求選擇合適的傳感器,常見的有紅外線傳感器、雷達傳感器等。紅外線傳感器一般安裝在風門兩側距離風門 1 - 3 米、高度在 1.5 - 2.5 米的位置,要確保其感應區域能夠完整覆蓋人員和車輛的通行路徑,且不受巷道內其他設備或物體的遮擋;雷達傳感器則要根據其探測范圍和精度要求,選擇合適的安裝點,保證能準確檢測到過往的物體。
傳感器的安裝方向要正確,需按照產品說明書的要求進行精確調整,確保能夠及時、準確地檢測到人員和車輛的靠近與離開情況,為風門的自動開閉提供可靠的觸發信號。
- 接線與調試
按照傳感器的接線圖進行正確接線,接線要牢固,避免出現松動、虛接等情況,防止信號傳輸中斷或出現錯誤信號。接線完成后,進行功能測試,通過模擬人員或車輛靠近、離開的場景,檢查傳感器是否能正常觸發風門的自動開閉動作,若發現感應不靈敏、誤觸發等問題,要對傳感器的安裝位置、角度以及參數設置等進行調整優化。
控制系統安裝與調試
- 控制箱安裝
選擇干燥、通風良好且便于操作和維護的位置安裝控制箱,一般安裝在巷道壁上合適的高度,避免受到水浸、碰撞等影響。控制箱要固定牢固,可采用膨脹螺栓等方式進行固定,確保其在運行過程中不會晃動。
連接控制箱與各執行機構、傳感器之間的電纜,電纜敷設要整齊、有序,避免與其他設備或尖銳物體發生摩擦、擠壓,同時要做好電纜的標識,方便后續的故障排查和維護工作。
- 系統調試
完成控制系統的硬件連接后,對整個控制系統進行調試,按照預設的控制邏輯,測試風門在不同情況下(如人員通過、車輛通過、異常情況等)的自動開閉功能、互鎖功能(如果有)以及其他相關功能是否正常。通過反復測試,查找并排除可能存在的控制程序錯誤、信號傳輸故障等問題,確保控制系統穩定、可靠地運行。
安裝后檢查與驗收
- 整體檢查
對安裝完成的礦用全自動風門進行全面的外觀檢查,查看門體表面有無劃傷、變形等情況,各部件的連接是否牢固可靠,所有的螺栓、螺母等連接件是否擰緊,焊接部位是否牢固,有無裂縫等缺陷。
檢查門體的開啟和關閉功能是否正常,操作是否靈活方便,門樞、執行機構、傳感器等關鍵部件是否處于良好的工作狀態,確保門體在日常使用中能夠穩定可靠地運行。
- 驗收工作
組織相關專業人員(包括礦井通風部門、機電部門、安全管理部門等)按照安裝合同、設計圖紙、相關標準規范等對安裝質量、設備性能等方面進行全面驗收評估。
驗收內容包括但不限于部件安裝的牢固性、門體的開閉靈活性、傳感器的感應準確性、控制系統的功能完整性以及是否符合通風、安全等各項要求等,驗收合格后,方可正式投入使用,并做好驗收記錄存檔工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