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電動鋪砂儀標定方法:
▲開動電動馬達,使砂漏向另一端緩緩運動,量砂沿砂漏底部鋪成圖H2.3所示的寬5CM的帶狀,待砂全部漏完后停止。
▲按圖H2.3,依式(H2.3-2)由L1及L2的平均值決定量砂的攤鋪長度L0,到1MM:
`L_0`=(`L_1`+`L_2`)/2 (H2.3-2)
▲重復標定3次,取平均值決定`L_0`,至1MM。
注:標定應在每次測試前進行,用同一種量砂,由承擔測試同一試驗員進行。
▲將鋪砂儀平放在玻璃板上,將砂漏移至鋪砂儀端部。
▲將灌砂漏斗口和量筒口大致齊平。通過漏斗向量筒中緩緩注入準備好的量砂至高出量筒成尖頂狀,用直尺沿筒口一次刮平,其容積為50ML。
▲將漏斗口與鋪砂儀砂漏上口大致齊平。將砂通過漏斗均勻倒入砂漏,漏斗前后移動,使砂的表面大致齊平,但不得用任何其他工具刮動砂。
相關設備立式砂漿攪拌機
電動鋪砂儀參數:
▲砂漏斗容量約70mm。砂漏斗下部開口寬度2.7mm。鋪砂帶尺寸:寬50mm、厚4mm。
▲砂漏斗移動速度:約15mm/秒。
▲砂漏斗移動范圍:約290mm。
▲外形尺寸:470×160×140mm。
▲直流電機電源:12V、3.3A。
電動鋪砂儀簡介:
路面構造深度是表征路面粗糙度的一項指標,以往國內都采用人工鋪砂法測定構造深度,盡管其方法簡便,但人為誤差太大,缺乏實際操作標準,這一情況已不能滿足我國道路部門測試的需要。本儀器按部標JTJ059-95《公路路基路面現場測試規程》(T0962-95)試驗規程設計,1992年12月生產出我國*臺國產化樣機,并進行了實地檢測鑒定與日本的電動粗糙儀進行了同等條件的對比測定分析,結果表明我廠生產的電動鋪砂儀其性能與進口產品相仿,*可以滿足測試條件需要。電動鋪砂儀操作簡單、使用方便、避免了人為因素的的誤差,是用以檢測評定路面的宏觀粗糙度及路面抗滑能力的理想檢測儀器。
電動鋪砂儀使用說明:
▲將砂倒在路面上,用底面粘有橡膠片的推平板,由里向外重復做攤鋪運動,稍稍用力將砂細心地盡可能的向外攤開,使砂填入凹凸不平的路表面的空隙中,盡可能將砂攤成圓形,并不得在表面上留有浮動余砂.注意攤鋪時不可用力過大或向外推擠.
▲用鋼板尺測量所構成圓的兩個垂直方向的直徑,取其平均值,準確至5mm。
▲用掃帚或毛刷子將測點附近的路面清掃干凈,面積不小于30cm×30cm。
▲用小鏟裝砂向圓筒中注滿砂,手擔圓筒上方,在硬質路表面上輕輕地叩打3次,使砂密實,補路砂面用鋼尺一次刮平。
▲按以上方法,同一處平行測定不少于3次,3個測點均位于輪跡帶上,測點間距3~5m.該處的測定位置以中間測點的位置表示。
電動鋪砂儀操作規程:
▲將測試地點用毛刷刷凈,面積大于鋪砂儀。
▲將鋪砂儀沿道路縱向平穩地放在路面上,將砂漏移至端部。
▲按H2.3.2之(2)至(5)相同的步驟,在測試地點攤鋪50ML量砂,按圖H2.3的方法量取攤鋪長度L1及L2,由式(H2.3-3)計算L,準確至1MM。
L=(`L_1`+`L_2`)/2 (H2.3-3)
▲按以上方法,同一處平行測定不少于3次,3個測點均位于輪跡帶上,測點間距3~5M。該處的測定位置以中間測點的位置表示。

三聯低壓固結儀特點:
◆可以保證獲得更真實的固結率。
◆軟件全自動控制,數據自動采集分析。
◆RS485高速總線,一臺電腦多可以連接1024臺固結儀。
◆全自動數據采集、控制以及后處理,使用方便。
◆實現荷載的控制,尤其是較小的初始荷載(1-2kPa)也可以*控制。
參數:
◆用砝碼加荷:GJY-800型大出力為2.4KN,分級加荷30cm2時自12.5-800Kpa共八級(50cm2時自12.5-400Kpa共七級)。
◆用砝碼加荷:GJY-1600型大出力為4.8KN,分級加荷30cm2時自12.5-1600Kpa共九級(50cm2時自12.5-800Kpa共七級)。
◆外形尺寸:710×660×1000(mm)。
◆整機重量:100Kg。
簡介:
本儀器用于進行土的壓縮試驗,測定土的變形和壓力或孔隙比和壓力的關系,變形和時間和關系,以便計算土的單位沉降重,壓縮系統,壓縮指數,回彈指數,壓縮模量固結系數等,測定項目視工程需要而定。符合(GB4935-1996)標準,*符合《土工試驗規程》(SL237-1999),《公路土工試驗規程》(T0135-93)中的固結試驗標準,本儀器采用新型高壓密度板作為面板,鋼板曲線框架,杠桿采用1:12和1:10雙刀口,雙掛鉤結構,容器可同時做30cm2和50cm2兩種土樣面積試驗。
操作規程:
◆將儀器放置平穩,并使杠桿位于升降支架之間,使之不產生摩擦。
◆按土工實驗規程置備土樣。
◆裝入護環后將置備好的土樣放入容器中透水石上, 然后上端放上透水石, 傳壓板及鋼珠,置于壓框正中,安裝百分表。
◆將手輪順時針方向旋轉,使升降桿上升到頂點,再逆時針方向旋轉 1~2 轉。
◆使用加壓頭對準鋼珠,調整拉桿下端螺帽,使框架向上時容器部分能自 由取放。
◆先施加 1 的預壓荷重,使指針讀數為零。以后逐級加荷(加荷前卸下預 載荷砝碼)。
◆加荷后觀看杠桿下沉情況或根據需要可逆時針方向旋轉手輪, 調節升降桿保持杠桿平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