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土壤相對密度儀操作規程:
◆取具有代表性之試樣2Kg,經風干后用手搓揉散置于一橡皮球上,并拌合均勻。
◆將錐形塞自漏斗底部傳入向上提起,使錐體堵住漏斗下口,放入容積1000cm3量筒中,使其下端與筒底接觸。
◆稱取試樣700g,均勻倒入漏斗中,同時提起漏斗與錐 形桿,并移動錐形塞使砂樣緩緩且均勻分布落入量筒后,用佛坪器小心佛坪砂面注意勿使量筒有時振動,已達到試樣很松的推積,然后從量筒刻度上測度試樣的體積。
◆以手掌或橡皮塞堵住量筒口,將量筒倒轉,然后又迅速轉回原來位置,如此重復幾次,記下體積的大值、計算其大孔隙比。
◆取具有代表性之樣600g-800g倒入1000cm3的金屬容器筒內,用振動儀敲打容器兩側,每分鐘各150-200次,在這同時,用錘于試樣表面每分鐘錘擊30-60次、直至砂樣體積不變為止。
◆然后進行第二次加土,照上法仍進行振動和錘擊。
◆第三次加土時,應先做容器筒口加一套圈,加土擊實后、取下套圈用修土刀削去容器頂面多余試樣,稱重后計算 孔隙比。
相關設備錨桿拉拔儀
土壤相對密度儀簡介:
該產品目的是求無凝聚性土的大與小孔隙化,用于計算相對密度,借此了解該土在自然狀態或壓實后的松緊情況和土粒結構的穩定性。詳細介紹*XD-1密度儀、優質密度儀、土壤密度儀手動密度儀,相對密度儀。
土壤相對密度儀技術參數:
◆量筒容只:500cm3、100cm3。
◆頸管內徑:1.2cm。
◆容積:250cm3 。
◆內徑:5cm 。
◆高:12.7cm 。
◆容積:1000cm3 。
◆內徑:10cm 。
◆高:12.7cm。
◆錘錘重:1.25kg 。
◆落高:15cm。
土壤相對密度儀應用范圍:
◆開挖、回填施工。
◆機場跑道。
◆公路、鐵路基礎施工。
◆溝道。
◆堤壩施工。
◆公共設施施工。
◆建筑物基礎。
◆堆場覆蓋施工。

細集料粗糙度棱角性測定儀簡介:
本儀器時根據《公路工程試驗規程JTJ058--2000》,《細集料實驗方法標準T0345--200》生產的儀器,結構簡單,操作方便,時公路工程實驗實及沙粒廠之儀器。本儀器測定天然砂,人工砂,石銷等適用于路面的細集料粗糙度,以評定細集料顆粒的棱角性,表面構造,預測細集料對瀝青混合料的內摩擦角和抗流動變形性能及對拌制水泥混凝土的和易性的影響。
結構:
◎細集料棱角性測定儀:上部為一個金屬或塑料制的圓筒,容積不小于200毫升,下面接一個高38毫米的金屬制的倒圓錐漏斗,角度為60度,±4度,漏斗內部光滑,流出孔開口直徑12.7mm±0.6mm.測定儀下方放置一個100毫升的銅制容器,容器內徑為39毫米,高86毫米,次容器鑲嵌在一塊厚6毫米的金屬板上,容器與底板之間用環氧樹脂填充固結,金屬底板部的正中央有一個凹坑,用以與底座位置對中。
◎標準篩:孔徑為4.75mm、2.3mm的方孔篩或孔徑為5mm,2.5mm的圓孔篩。
◎天平:感量不大于0.1g。
◎烘箱:能控溫在105度±5度。
◎玻璃板:60mmX60mm,厚度4mm。
◎刮尺:帶刃直尺,長100mm寬20mm。
◎其他:搪瓷盤,毛刷。
試驗步驟:
◎用水標定容器的容量V。
◎稱取接受細集料的容器質量m。
◎將從現場取來的細集料試樣,按照大粒徑的不同選擇2.36mm.(或2.5mm)篩,或4.25mm(或5mm)的標準篩過篩,除去大于大粒徑的部分,通常對天然砂或0--3mm(或5mm)石銷采用2.36mm(或2.5mm)砂,對0--5mm石銷或人工砂可采用4.75mm(或5mm)篩。
◎取約2kg試樣放入搪瓷盤,加水浸泡24h,仔細清洗,漂去混水,然后分數次用0.075mm篩用水仔細沖洗過篩,將上部分放入105°C±5°C烘箱中烘干,做不到將細集料篩分后再配合使用的工程實際情況,所以本規程僅列入了C組一種使用方法。
使用與保養:
◎將從現場取來的細集料試樣,按照大粒徑的不同選擇2.36毫米,(或2.5毫米)或4.75毫米(或5毫米)的標準過篩,除去大于大粒徑部分,通常對天然砂或0--3毫米石銷采用2.36毫米(或2.5毫米)篩,對0--5毫米的石銷或人工砂,可采用4.75毫米(或5毫米)篩,取約6千克放入105℃±5℃烘干箱中烘干至恒溫,冷卻,安裝四分法稱取1000g±1g的試樣不少于5分,準確至0.1g。試樣中如有個別團粒存在,應輕輕研碎。
◎將漏斗與圓筒連接好,成一整體,用手指堵住漏斗下方的孔,在漏斗下方置接受容器。
◎將試樣從圓筒中央開口處(高度與筒頂齊平)徐徐倒入漏斗,表面盡量倒平。
◎在移去堵口的手指的同時,開動秒表,漏斗中的細集料隨即從漏斗開口處流出,進入接受容器中,待細集料全部流完,停止秒表,讀取細集料流出時間,準確至0.1s,即為該細集料試樣的粗糙度。
◎=平行試驗5次,以平均值作為細集料粗糙度試驗結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