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武漢三新電力設備制造有限公司>>技術文章>>電機的例行試驗項目及試驗報告統一格式
一. 測量繞組的絕緣電阻和吸收比
1、試驗標準:
額定電壓為1000V以下,常溫下絕緣電阻值不應低于0.5MΩ;額定電壓為1000V及以上,折算至運行溫度時的絕緣電阻值,定子繞組不應低子1MΩ/kV,轉子繞組不應低于O.5MΩ/kV。絕緣電阻溫度換算可按本標準附錄B的規定進行;
1000V及以上的電動機應測量吸收比。吸收比不應低于1.2中性點可拆開的應分相測量。
注:1 進行交流耐壓試驗時,繞組的絕緣應滿足本條的要求;
2 交流耐壓試驗合格的電動機,當其絕緣電阻折算至運行溫度后(環氧粉云母絕緣的電動機在常溫下)不低于其額定電壓1MΩ/kV時,可不經干燥投入運行。但在投運前不應再拆開端蓋進行內部作業。
2、試驗報告統一格式
絕緣電阻(MΩ) | A相 | B相 | C相 | 轉子繞組 | 電動機軸承 |
R15s |
|
|
|
|
|
R60s |
|
|
|
| |
吸收比 |
|
|
|
| — |
試驗環境 | 環境溫度: ℃ 濕度: % | ||||
試驗設備 | 試驗儀器及儀表名稱、規格、編號 | ||||
試驗人員 |
| 試驗日期 | 年 月 日 |
二、繞組的直流電阻
1) 試驗標準
1000V以上或容量100kW以上的電動機各相繞組直流電阻值相互差別不應超過其zui小值的2%,中性點未引出的電動機可測量線問直流電阻,其相互差別不應超過其zui小值的1%。
2) 試驗報告一格式
被試繞組 | 出廠值(____℃) | 實測值(____℃) | 拆算至出廠溫度 | 變化誤差(%) | 相間差(%) |
A(A—B)相 |
|
|
|
|
|
B(B—C)相 |
|
|
|
| |
C(C—A)相 |
|
|
|
| — |
勵磁繞組 |
|
|
|
|
|
試驗環境 | 環境溫度: ℃ | ||||
試驗設備 | 試驗儀器及儀表名稱、規格、編號 | ||||
試驗人員 |
| 試驗日期 | 年 月 日 |
三、定子繞組直流耐壓試驗和泄漏電流測量
1、試驗標準
1000V以上及1000kW以上、中性點連線已引出至出線端子板的定子繞組應分相進行直流耐壓試驗。試驗電壓為定子繞組額定電壓的3倍。在規定的試驗電壓下,各相泄漏電流的差值不應大于zui小值的100%;當zui大泄漏電流在20µ以下時,各相間應無明顯差別。試驗時的注意事項,應符合本標準第3.0.4條的有關規定;中性點連線未引出的不進行此項試驗。
2、試驗報告統一格式
試驗電壓 | 泄漏電流 | 相間差% | ||||
A相 | B相 | C相 | ||||
|
|
|
|
| ||
試驗環境 | 環境溫度: ℃ | |||||
試驗設備 | 試驗儀器及儀表名稱、規格、編號 | |||||
試驗人員 |
| 試驗日期 | 年 月 日 |
四、交流耐壓試驗
1、試驗標準
額定電壓(kV) | 3 | 6 | 10 |
試驗電壓(kV) | 5 | 10 | 16 |
2、試驗報告
耐壓部位 | 試前絕緣MΩ | 試后絕緣MΩ | 出廠耐壓值KV | 耐壓值kV | 試驗時間min | ||
定子繞組 |
|
|
|
|
| ||
轉子繞組 |
|
|
|
|
| ||
試驗環境 | 環境溫度: ℃ | ||||||
試驗設備 | 試驗儀器及儀表名稱、規格、編號 | ||||||
試驗人員 |
| 試驗日期 | 年 月 日 |
五、可變電阻器、起動電阻器、滅磁電阻器的絕緣電阻
1、試驗標準
當與回路一起測量時,絕緣電阻值不應低于O.5MΩ
2、試驗報告統一格式
被試電阻器 | 可變電阻器 | 起動電阻器 | 滅磁電阻器 | ||
絕緣電阻(MΩ) |
|
|
| ||
試驗環境 | 環境溫度: ℃ | ||||
試驗設備 | 試驗儀器及儀表名稱、規格、編號 | ||||
試驗人員 |
| 試驗日期 | 年 月 日 |
六、可變電阻器、起動電阻器、滅磁電阻器的直流電阻
1、試驗標準
與產品出廠數值比較,其差值不應超過10%;調節過程中應接觸良好,無開路現象,電阻值的變化應有規律性。
2、試驗報告統一格式
被試電阻器 | 出廠值(℃) | 實測值(℃) | 拆算至出廠溫度 | 變化誤差(%) | ||
可變電阻器(Ω) |
|
|
|
| ||
起動電阻器(Ω) |
|
|
|
| ||
滅磁電阻器(Ω) |
|
|
|
| ||
試驗環境 | 環境溫度: ℃ | |||||
試驗設備 | 試驗儀器及儀表名稱、規格、編號 | |||||
試驗人員 |
| 試驗日期 | 年 月 日
|
請輸入賬號
請輸入密碼
請輸驗證碼
以上信息由企業自行提供,信息內容的真實性、準確性和合法性由相關企業負責,化工儀器網對此不承擔任何保證責任。
溫馨提示:為規避購買風險,建議您在購買產品前務必確認供應商資質及產品質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