低溫儲罐上面有霜是否正常需要具體情況具體分析,以下從正常情況和異常情況兩方面來考慮:
環境濕度大:當環境中的濕度較高時,低溫儲罐表面溫度很低,空氣中的水蒸氣遇冷會迅速凝結成霜。這就如同在潮濕的夏天,從冰箱里拿出一瓶冷飲,瓶身很快會出現水珠甚至結霜一樣。例如在南方的梅雨季節,空氣濕度經常能達到 80% 以上,此時低溫儲罐表面出現霜是較為常見的現象。
剛充注低溫介質后:在剛剛向低溫儲罐內充注低溫介質(如液氧、液氮、液氬等)后的一段時間內,儲罐的內筒及相關部件溫度會急劇下降,而外表面與空氣接觸,空氣中的水汽會在其表面冷凝結霜。隨著儲罐逐漸達到穩定的低溫狀態,結霜情況可能會有所緩解。這是因為在充注過程中,儲罐的溫度變化較大,需要一定時間來達到熱平衡。
保溫層損壞:低溫儲罐通常有保溫層來減少熱量傳遞,如果保溫層因為老化、破損、受潮等原因失去了良好的保溫性能,儲罐內的低溫會更容易傳導到外表面,導致外表面溫度過低,從而使空氣中的水汽大量凝結成霜。比如保溫層被外力破壞,出現了明顯的裂縫或孔洞,就會使儲罐的保溫效果大打折扣,進而出現不正常的結霜現象。
密封失效:儲罐的密封件如果老化、損壞或安裝不當,會導致低溫介質泄漏。泄漏出來的低溫介質會使周圍局部環境溫度急劇降低,從而引發結霜。例如儲罐的閥門、管道連接處的密封墊圈老化,就可能出現這種情況。此時,除了有結霜現象外,還可能會伴有壓力異常、介質損失等問題。
液位計故障:液位計在測量低溫儲罐液位時,如果出現故障,可能會顯示錯誤的液位信息。當實際液位高于顯示液位時,可能會導致部分液體在未被察覺的情況下接近或接觸到儲罐上部本不應與液體接觸的部位,使這些部位溫度降低而結霜。
廠家轉讓二手不銹鋼儲罐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