詳細介紹
WSZ-A-1m3/h一體化污水處理設備
新型污水處理設備、便宜又實惠,適合大眾的產品——濰坊魯盛水處理設備有限公司。
污水設備系列型號:WSZ系列、MBR工藝、AO工藝、A2O工藝、AAAO工藝及MBBR工藝。
水量:日處理1-5000噸,每小時0.1噸-200噸。
運輸方式:汽運
安裝:公司派技術上門安裝。
出貨周期:1-3天。
WSZ-A-1m3/h一體化污水處理設備現貨,可直接采購。
生物濾池:
其最大的特點是集生物氧化和截留懸浮固體于一體,節省了后續沉淀池,厭氧水解—高負荷生物濾池處理系統集初沉池、曝氣池、污泥回流設施以及供氧設施等于一身,大大簡化了污水處理流程。
人工濕地:
人工濕地是利用人工水生態系統內多級生物的稀釋降解作用來去除或削減水中污染物的方法。人工濕地作為一種新型生態污水處理技術具有投資和運行費用低、抗沖擊負荷能力強、處理效果穩定、出水水質好、水生植物有一定經濟價值等諸多優點。用于農村生活污水處理的主要是潛流人工濕地。
無動力地埋式生活污水處理裝置:
生活污水首先進入厭氧消化池,污水中的懸浮物沉降下來成為污泥,污泥通過一定時間的自然發酵,有機物得到降解。出水水質穩定達到國家二級排放標準。
生活污水凈化沼氣池:新型生活污水厭氧凈化池(或稱城鎮生活污水凈化沼氣池)是一種小型分散化污水處理裝置。生活污水凈化沼氣池是在化糞池和沼氣池的基礎上發展起來的,解決了化糞池處理效果差、 沉積污泥多、沼氣池沼氣回收率低的弊端,其工藝流程見圖5。
地下土壤滲濾系統:
該系統將污水投配到土壤表面具有一定構造的滲濾溝中,污染物通過物理、化學、微生物的降解和植物的吸收利用得到處理和凈化。工藝流程見圖6。該種工藝技術是將污水有控制地投配到經一定構造、距地面約50 cm深和具有良好擴散性能的土層中,污水緩慢通過布水管周圍的碎石和砂層,在土壤毛管作用下向附近土層中擴散,并利用土壤中的大量微生物,將污水中的污染物質過濾、吸附、降解。地下土壤滲濾凈化系統建設容易、維護管理簡單,基建投資少,運行費用低。整個處理裝置放在地下,不損害景觀,不產生臭氣。但是負荷較低,不適合人口集中、污水產量較大的地區。
厭氧氨氧化工藝:
厭氧氨氧化工藝是由荷蘭Delft理工大學根據厭氧氨氧化原理研究開發的一種新型污水生物脫氮工藝。在此基礎上發展出了多種生物脫氮工藝,如CANON、OLAND等。由于厭氧氨氧化過程是自養的,因此不需要另加COD來支持反硝化作用,與常規脫氮工藝相比可節約100%的碳源。而且如果把厭氧氨氧化過程與一個前置的硝化過程結合在一起,那么硝化過程只需要將部分NH4+氧化為NO2–N,這樣的短程硝化可比全程硝化節省62.5%的供氧量和50%的耗堿量。
膜系統主要參數
膜材質
目前AnMBR使用的膜的是親水性陰離子 有機膜,膜的孔徑在0.1μm左右,膜材質從早期 的聚砜(PS)、聚丙烯睛(PAN)等超濾膜的使用發展 到以聚烯烴(PE和PP)、聚偏氟乙烯(PVDF)為主 的微濾膜。日本膜專家通過長期的研究和實踐認為 用于成分復雜的污水處理聚偏氟乙烯和聚烯烴有 其優良的化學穩定性、抗氧化性和耐污染性,是最 有前途的膜材料。AnMBR中使用的膜組件有平板膜、管式膜和中空纖維膜,發展到目前以中空纖 維膜為主。
膜通量、壓力和膜面流速
由于AnMBR本身的特點,目前都采用分置式 AnMBR和錯流過濾的方式,壓力和膜面流速是很 重要的參數,因此對這兩個參數進行了很多研究。 Beaubien A等考察AnMBR的操作條件時發 現,壓力與通量之間的關系明顯出現兩個截然不同 的區域,即高壓區和低壓區,在低壓區,透過流速 主要與膜間壓力有關;在高壓區,水力條件則成為 控制因素。在低壓力區膜的滲透性和高壓區的臨界 通量的影響因素主要是微生物的濃度。在比較高的 錯流流速下(大于3 m/s),并沒有觀察到膜通量的 下降。臨界通量的確定對于控制膜結垢相當重要, 操作壓力高于臨界通量時結垢嚴重。在膜過濾器中 設置折流板,可以減輕結垢,大幅提高膜通量。
AnMBR膜結垢的影響因素
AnMBR在使用過程中,會出現濃差極化和膜 污染,這兩種情況都是不利于膜分離過程的因素, 都將使膜的滲透流率下降,導致操作過程無法長時 間地穩定運行,這直接制約著膜分離過程的應用。 其中,膜的材料、污泥的組成等影響很大。
膜材料
關于膜材料的影響,主要研究其對膜通量和 膜結垢的影響。Choo K H等對AnMBR的研究 中得出通量的變化與所用膜的類型無關,但是對于 不同材質的膜,粘附和孔堵塞引起的污染程度有很 大的差別。Kang I J等比較了有機和無機膜在厭 氧反應器中的結垢特性發現,對于無機膜,鳥糞石 (MgNH4PO4·6H2O)在膜孔中形成是膜通量下降的主要影響因素;然而,對于有機膜,微生物和鳥糞 石共同沉積在膜表面形成較厚的垢層影響膜通量。
污泥組成
污泥組成也會對膜結垢產生顯著影響,而不同 廢水其結垢的機理也有差別。Choo K H等發現 消化液上層清液中少量微小膠體是引起結垢的主要 原因,同時在消化液組成一定時存在一個的膜 孔徑(0.1μm),此時微濾膜結垢最輕。由于微生物 的活動會在污水中產生NH 4 +和PO 4 3- ,如果污水中 Mg2+的濃度較高時,就會在膜表面形成無機沉降物 鳥糞石,而鳥糞石的形成遵循溶度積的關系。在 很多情況下,鳥糞石和微生物沉積在一起形成很硬 的垢層,嚴重影響了膜通量。污泥的顆粒尺寸對膜 通量也有很大的影響,厭氧污泥顆粒變小會形成更 多的污垢,引起膜通量呈數量級下降。
化糞池技術:
生活污水的收集和預處理,建議保留化糞池或村民門口附近的坑塘。化糞池不僅可以起到收集污水的作用,同時還可以通過微生物新陳代謝作用除去部分有機質。
工藝流程為分離池-腐化池-酸化池-氧化池-排放。該工藝無動力、低能耗、占地面積小、出水水質好。但是化糞池存在清掏困難、產生惡臭氣體和堵塞管道等缺點。
人工快滲:
在快速滲濾系統運行中,污水周期地向滲濾田灌水和休灌,在土壤層形成的厭氧、好氧交替運行狀態有利于氮、磷的去除。COD和氨氮平均去除率分別為79.65%和94.47%,出水達到GB 18918—2002 一級A排放標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