詳細介紹
250m3/d一體化生活污水處理設備
氧化溝工藝的主要分類和特點
氧化溝工藝大體上可以分為四類:
① 多溝交替式氧化溝,它的特點是合建式,沒有單獨的二沉池,采用轉刷曝氣。它有單溝、雙溝和三溝式,最典型的是邯鄲三溝式氧化溝。這種氧化溝具有SBR工藝的特點,也可算是SBR的一種類型,它的脫氮除磷效果不穩定,如果要求脫氮除磷,需增加一些設施。
② 卡魯塞爾氧化溝,它是分建式,有單獨的二沉池,采用表曝機曝氣,溝深大于多溝交替式氧化溝,長沙水質凈化二廠就是這種工藝,它的脫氮除磷效果也不夠理想,如果要求脫氮除磷,也需增加一些設施。
③ 奧貝爾氧化溝,它也是分建式,有單獨二沉池,采用轉碟曝氣,溝深也較大,現在四川、北京、山東、浙江等地都在采用,它的脫氮效果很好,但除磷效率不夠高,要求除磷時還需采取一些措施。
④ 一體化氧化溝,是合建式,沉淀池建在氧化溝內,已在四川成都市新都污水廠和山東高密市污水廠應用。它既是連續進出水,又是合建式,且不用倒換功能,從理論上講最經濟合理,但在一些具體技術問題上還不十分成熟,因此影響了它的推廣使用。
250m3/d一體化生活污水處理設備現貨
SBR工藝的主要分類和特點
SBR工藝主要有以下幾種類型:
① 傳統式SBR工藝,它的所有操作都是間歇的、周期性的,四川巴中污水廠就是這種工藝。它的脫氮除磷效果不夠穩定,如要求脫氮除磷,需做一些改進。
② ICEAS工藝,即間歇式循環延時曝氣活性污泥法,它用隔墻將反應池分為兩部分,前面是預反應區,后面是主反應區,采用連續進水,間歇曝氣、沉淀、排水、排泥,已用在昆明第三、第四污水廠。它可以脫氮除磷,但效果不夠理想。
③ DAT—IAT工藝,即連續曝氣和間歇曝氣相結合的工藝,反應池中部用隔墻分為兩部分,前邊的DAT連續曝氣,后邊的IAT間歇曝氣、沉淀、排水、排泥,已用于天津開發區污水處理廠。它的脫氮除磷功能一般,需增加設施才能提高脫氮除磷效率。
④ CAST工藝,即循環式活性污泥法,它的反應池用隔墻分為選擇區和主反應區,進水、曝氣、沉淀、排水、排泥都是間歇周期性運行。它的脫氮除磷效果好,防止污泥膨脹的性能好,目前深圳、天津和云南的一些污水處理廠都采用此種工藝。
⑤ UNITANK工藝,是三個矩形池并聯,按照類似三溝式氧化溝的周期運行模式工作,但把轉刷曝氣改為鼓風曝氣,可加大池深,把出水可調堰改為固定堰,簡化了排水,上海石洞口污水處理廠就是采用這種工藝,它的功能和三溝式氧化溝類似。
新型的穩定塘技術
針對穩定塘存在諸如水力停留時間較長、占地面積過大、積泥嚴重和散發臭味等問題,人們不斷地對穩定塘進行改良,出現了許多新型塘.
活性藻系統
高效藻類塘
高效藻類塘(highratealagepond)是美國加州大學伯克利分校的Oswald提出并發展的,高效穩定塘不同于傳統穩定塘的特征主要表現在四方面:①較淺的塘的深度,一般為0.3~0.6m,而傳統的穩定塘的深度,根據其類型塘內深度一般在0.5~2.0m;②有一垂直于塘內廊道的連續攪拌的裝置;③較短的停留時間,一般為4~10d左右,比一般的穩定塘的停留時間短7~10倍;④高效藻類塘的寬度較窄,且被分成幾個狹長的廊道.這樣的構造可以很好地配合塘中的連續攪拌裝置,促進污水的*混合,調節塘內氧和CO2的濃度,均衡池內水溫以及促進氨氮的吹脫作用.以上四種特征創造了有利于藻類和細菌生長繁殖的環境,強化藻類和細菌之間的相互作用,所以高效藻類塘內有著比一般穩定塘更加豐富多樣的生物相,對有機物、氨氮和磷有著良好的去除效果,從而大大減少占地面積.現在高效穩定塘在美國、法國、德國、南非、以色列、菲律賓、泰國、印度、新加坡等國都有應用。
水生植物塘
利用高等水生植物,主要是水生維管束植物提高穩定塘處理效率,控制出水藻類,除去水中的有機毒物及微量重金屬.研究表明,生長速度最快和改善水質效果的水生維管植物有水葫蘆、水花生、美國爵床和寬葉香蒲.
此外,國外在此項基礎上,發展了太陽能水生植物塘.
懸掛人工介質塘
在穩定塘內懸掛比表面積大的人工介質,如纖維填料,為藻菌提供固著生長場所,提高其濃度來加速塘內去除有機質的反應,從而改善塘的出水水質.
中、小型城市污水處理廠的優選工藝
中、小型城市污水處理廠的優選工藝是氧化溝和SBR,它們的共同特點是:
① 去除有機物效率很高,有的還能脫氮、除磷或既脫氮又除磷,而且處理設施十分簡單,管理非常方便,是目前國際上*的高效、簡化的污水處理工藝,也是世界各國中小型城市污水處理廠的優選工藝。② 在10×104m3/d規模以下,氧化溝和SBR法的基建費用明顯低于常規活性污泥法、A/O和A2/O法;對于規模為(5~10)×104m3/d的污水廠,氧化溝與SBR法的基建費用通常要低10%~15%。規模越小,兩者差距越大,這對缺少資金建污水廠的中小城市很有吸引力。即使在10×104m3/d規模以下,氧化溝和SBR法的電耗和年運營費用仍高于常規活性污泥法,但如果與基建費用一起來比較,基建費加上20年的運營費總計還是比常規活性污泥法低些。規模越小,低得越多,規模越大,差距越小,當規模為10×104m3/d時,兩類工藝的總費用大致相當。因此,對于中小型污水廠采用氧化溝與SBR法在經濟上是有利的。
③ 氧化溝與SBR工藝通常都不設初沉池和污泥消化池,整個處理單元比常規活性污泥法少50%以上,操作管理大大簡化,這對于技術力量相對較弱、管理水平相對較低的中小型污水處理廠很合適。
④ 氧化溝和SBR工藝的設備基本上實現了國產化,在質量上能滿足工藝要求,價格比國外設備便宜好幾倍,而且也省去了申請外匯進口設備的種種麻煩。
⑤ 氧化溝和SBR工藝的抗沖擊負荷能力比常規活性污泥法好得多,這對于水質、水量變化劇烈的中小型污水廠很有利。
正是由于上述種種原因,氧化溝和SBR在國內外都發展很快。美國環保局(EPA)把污水處理廠的建設費用或運營費用比常規活性污泥法節省15%以上的工藝列為革新替代技術,由聯邦政府給予財政資助,SBR和氧化溝工藝因此得以大力推廣,已經建成的污水廠各有幾百座。歐州的氧化溝污水廠已有上千座,澳大利亞近10多年建成SBR工藝污水廠近600座。在國內,氧化溝和SBR工藝已成為中小型污水處理廠的首xuan工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