詳細介紹
日處理15立方米地埋式污水處理設備
日處理15立方米地埋式污水處理設備現貨10臺,轉定金立馬發貨。
常規型號、小型污水設備全部現貨供應,客戶定制及大型設備3-5天就可發貨。
跟魯盛水處理設備有限公司合作您放心,價格放心高不了,質量放心低不了、售后放心本地有、水質放心包達標。
水量1-4000噸的都可以找我們談、找我們做。
生物膜法特點
1、 生物相方面的特征:
(1)微生物多樣化
(2) 生物的食物鏈長
(3) 能夠存活世代時間較長的微生物
(4) 分段運行與優占種屬
2、處理工藝方面的特征:
(1)對水質、水量變動有較強的適應性
(2)污泥沉降性能良好,宜于固液分離
(3)能夠處理低濃度的污水
(4)易于維護運行、節能
生物膜法基本特征
在污水處理構筑物內設置微生物生長聚集的載體(一般稱填料),在充氧的條件下,微生物在填料表面聚附著形成生物膜,經過充氧(充氧裝置由水處理曝氣風機及曝氣器組成)的污水以一定的流速流過填料時,生物膜中的微生物吸收分解水中的有機物,使污水得到凈化,同時微生物也得到增殖,生物膜隨之增厚。當生物膜增長到一定厚度時,向生物膜內部擴散的氧受到限制,其表面仍是好氧狀態,而內層則會呈缺氧甚至厭氧狀態,并終導致生物膜的脫落。隨后,填料表面還會繼續生長新的生物膜,周而復始,使生物膜法污水得到凈化。
微生物在填料表面聚附著形成生物膜后,由于生物膜的吸附作用,其表面存在一層薄薄的水層,水層中的有機物已經被生物膜氧化分解,故水層中的有機物濃度濃度比進水要低得多,當廢水從生物膜表面流過時,有機物就會從運動著的廢水中轉移到附著在生物膜表面的水層中去,并進一步被生物膜所吸附,同時,空氣中的氧也經過廢水而進入生物膜水層并向內部轉移。
生物膜上的微生物在有溶解氧的條件下對有機物進行分解和機體本身進行新陳代謝,因此產生的二氧化碳等無機物又沿著相反的方向,即從生物膜經過附著水層轉移到流動的廢水中或空氣中去。這樣一來,出水的有機物含量減少,廢水得到了凈化。
在小規模分散型污水處理中大量使用生物膜污水處理工藝,比使用活性污泥工藝更有優勢,具體體現在:①微生物相方面,各種生物膜工藝中參與凈化反應的微生物多樣化,微生物的食物鏈較長,世代時間較長的微生物易于存活,在分段運行中每段都能夠形成優勢菌種;② 在處理工藝上,各種生物膜工藝對水質水量變化均有較強的適應性,污泥沉降性能良好、易于固液分離,能夠處理低濃度的污水,易于維護、節能。
人工生態綠地與傳統工藝的區別
常規的工藝是指混凝土結構的構筑物,利用生物膜法/活性污泥法等生物降解技術處理污水的工藝,與人工生態綠地的對比如下所示:
(1)占地面積,土地的使用
常規工藝由于采用的是混凝土的結構,處理設施部分的占地很難被再次利用,即使是做成地埋式的結構,由于表面是混凝土地面,只能作為一些停車用地,不能用做綠地。而人工生態綠地則采用綠地凈化的形式,占用的土地可以*還與綠地,其污水處理的實質就是不僅處理污水,還建設部分的綠地,減輕了小區綠地建設的負擔。
(2)動力消耗,運行費用
常規工藝由于采用的是鼓風機充氧的技術,這就要消耗很大的動能(電力消耗),一個上萬噸的污水處理廠光動能消耗要在0.3元/噸污水,加上另外的藥劑、人工費用,每噸水的處理費用在0.4元左右。而人工綠地,由于采用植物能以及植物生態群落的生物能,只是在預處理池部分消耗極少的動能(曝氣機、水泵),因此整個系統的運行費用是相當的低,每噸水的處理費用在0.1元左右,若出水標準低一些,預處理采用厭氧處理技術,則幾乎可以達到零運行費用。有廢水需要處理的單位,也可以到污水寶項目服務平臺咨詢具備類似污水處理經驗的企業。
(3)管理操作,運行維護
常規工藝是經過幾十年發展起來的比較機械化的處理工藝,整個處理系統不僅包括微生物系統,還有許多的儀表、電器控制、測量儀器的控制,因此對于整個系統管理人員,需要經過比較專業的培訓才能有效地管理整個系統。這個情況與小區的實際情況不很相符。人工綠地處理系統只有一個電控箱,水泵、曝氣機通過自動控制來實現,不必配備專業的管理人員,只要不定期檢查即可以完成所有的維護和管理工作。?
4、人工生態綠地的綜合效益
人工生態綠地具有重要的綜合效益,主要表現在以下幾個方面:
(1)節省市政的城鎮污水處理設施投資。美國水處理專家溫博格首先提出二級處理不能從根本上解決水污染問題的觀點。當時他認為至20世紀末,美國的水污染仍可能維持在60年代后期水平,于是,美國在70年代后提出了所謂“*”政策,發展污水深度處理技術。開始興建三級污水處理廠。實踐結果表明,即使美國這樣經濟發達的國家也難于承受其經濟負擔。僅以385m3/d污水處理量的技術經濟評估,其三級污水處理基建費和運行費分別增加3.2和4.4倍。利用人工生態綠地系統進行城鎮污水處理可以節約市政管網、回用管網和城市污水處理廠的投資。
(2)實現城鎮污水的分散處理、就地回用。一方面可以緩解日益嚴重的地表水污染狀況,另一方面可以節約淡水資源,緩解供水緊張的局面。隨著點源污染控制的深入,地表水水質并沒有得到很大的改善,這主要是由于日益嚴重的非點源污染引起的。依賴傳統的污水處理廠是難于解決這一問題的,而利用人工生態綠地系統進行分散處理可以從源頭上緩解這一問題。
(3)與周邊景觀和諧,實現無噪音和臭味,為建設生態城鎮打下良好的基礎。
人工生態綠地在廈門的應用前景
隨著水資源緊缺和水環境污染的加重,城鎮污水資源化越來越受到各國的重視。為了提高城鎮污水的處理率,實現再生水的回用,人工生態綠地技術得到了廣泛應用。早在2002年德安公司就在寧波大學建立了1000m2、日處理水量為100m3的人工生態綠地示范工程。近兩年來在新農村建設的推動下,該生態處理技術在村鎮污水處理中得到了進一步的應用。目前,江蘇省宿遷市也在大力推廣該技術。
生物膜法生物膜的組成
在生物膜上由細菌及其它各種微生物組成的生態系統以及生物膜對有機物的降解功能都達到了平衡和穩定。
對于城市污水,在20°C條件下,生物膜從開始形成到成熟,一般需要30天左右。
性質:高度親水,存在著附著水層
微生物高度密集:各種細菌以及微型動物,這些微生物起著主要去除廢水中的有機污染物的作用,形成了有機污染物——細菌——原生動物(后生動物)的食物鏈
生物膜法生物膜的更新與脫落
厭氧膜的出現過程:
①生物膜厚度不斷增加,氧氣不能透入的內部深處將轉變為厭氧狀態
② 成熟的生物膜一般都由厭氧膜和好氧膜組成
③好氧膜是有機物降解的主要場所,一般厚度為2m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