詳細介紹
WSZ-1.5一體化生活污水處理裝置
各種污水處理設備處理水量:每天處理10噸、每天處理15噸、每天處理20噸、每天處理25噸、每天處理30噸、每天處理35噸、每天處理40噸、每天處理50噸、每天處理60噸、每天處理70噸、每天處理80噸、每天處理90噸、每天處理100噸、每天處理120噸、每天處理150噸、每天處理2搞00噸、每天處理250噸、每天處理300噸、每天處理400噸、每天處理500噸、每天處理1000噸。
WSZ-1.5一體化生活污水處理裝置需要設備選型、選尺寸、選工藝、設計方案、設計圖紙、報價等問題可以隨時找我們。
公司從事多種污水的處理,像:生活污水、醫療污水、屠宰污水、布草洗滌污水、餐飲污水、養殖污水及各種工業污水等。
厭氧生物處理
豆制品廢水處理的厭氧生物處理工藝有:厭氧濾床(AF)、厭氧流化床(AFB)、上流式厭氧污泥床(UASB)、折流板反應器(ABR)、兩相厭氧處理工藝等。
(1)AF工藝:AF處理豆制品廢水的填料主要采用軟性和半軟性材料,處理規模變化大,對豆制品廢水具良好的去除效果。有研究指出,采用半軟性的盾式填料在處理過程中不易堵塞,生物膜均勻,處理效果優于軟性填料。
(2)AFB:中溫條件下,AFB處理豆制品廢廢水的大去除負荷率達1810kgCOD•m-3d-1,當COD負荷率保持于1010kg•m-3d-1時,COD的去除效果好,達90%以上。該工藝對污染物的降解*,SS的去除率高,抗pH沖擊能力強,產氣率高。
(3)UASB:這種工藝處理豆制品廢水時啟動過程快,易于形成顆粒化的活性污泥;穩定行時,COD去除率保持在80%的大容積負荷率達20kg•m-3d-1,產氣率達到1016m3•m-3d-1,生產性規模運行時;在HRT2d,溫度30~32℃條件下,容積負荷率可達515~715kg•m-3d-1,COD的總去除率達9715%,其抗沖擊負荷和低pH的能力也很強。UASB處理豆制品廢水有處理效率高、三相分離效果好、污泥沉降性好的優點。
(4)兩相厭氧發酵工藝:采用兩相厭氧發酵工藝處理豆制品廢水的研究表明,廢水經過產酸器,HRT為3h,大部分有機物降解成中間產物,VFA從300mg•L-1上升到2000~3000mg•L-1;出水進入產甲烷器,不同產甲烷反應器的處理效果有所變化。以UASB為例,COD容積負荷率為1017kg•m-3d-1,HRT為28h時,COD的去除率可保持在90%。
好氧處理
好氧生物處理對污染物的去除相當*,有研究指出[19],好氧方法如AB法對豆制品廢水的處理效果良好;A段的COD負荷率210kg•m-3d-1左右,HRT610h,B段則分別為013kg•m-3d-1和810h,進水CODcr濃度是6000~7000mg•L-1,出水可低于200mg•L-1。目前,有的小型豆制品廠利用膜生物反應器(MBR)好氧處理此類廢水,總HRT為24h,處理后的出水SS小于10mg•L-1,CODcr小于30mg•L-1,NH+42N*硝化。
厭氧-好氧結合處理
采用厭氧與好氧處理相結合的工藝,廢水首段經過厭氧發酵,絕大部分有機污染物被降解去除,部分難降解的大分子物質也被轉化成小分子中間產物;厭氧出水進入好氧段,采用活性污泥法或氧化塘法處理。
氣浮-UASB-SBR-砂濾-生物活性炭過濾工藝
(1)高、低濃度廢水調節池分開設置,解決廢水水量和水質的不均勻性問題,同時在高濃度調節池內設蒸氣管,滿足中溫厭氧反應的要求,在混合調節池內設置預曝氣設施,防止懸浮物沉淀。
(2)在調節池前設置氣浮池,將進水中的大部分懸浮物去除,防止調節池表面出現浮渣層。
(3)豆制品廢水出水溫度較高,極易酸化,廢水排出車間后,在管道內流動的過程中即已變酸,當到達廢水處理廠時,廢水的pH可達到5左右。為了防止UASB反應池出現酸化現象,在UASB反應池前設置投加NaOH的裝置,調整廢水的pH。另外,設置廢水回流設施,也可降低廢水在UASB反應池內部的酸化作用,同時可改善廢水在UASB反應池內的布水條件。
(4)由于SBR工藝具有運行穩定性好、抗沖擊能力強,并具有防止污泥膨脹等優點,好氧部分采用了SBR工藝。
(5)豆制品廢水屬于高濃度有機廢水,廢水的可生化性好。采用氣浮-UASB–SBR-砂濾-生物活性炭過濾工藝,效果良好。
進水、曝氣、回流階段
集水調節池的廢水由污水提升泵提升至混合槽與污泥回流泵提升來的回流污泥進行混合后進入生物選擇區,廢水中的溶解性有機物質能過酶反應機理而迅速去除,回流污泥中的硝酸鹽可在此選擇區中得以反硝化,從而防止污泥膨脹;在預反應區中,廢水被微量曝氣,基本處于缺氧狀態,有機物在此反應區內得到初步降解,同時也可以去除部分硝態氮;在主反應區內,經厭氧、缺氧的廢水得到大量的曝氣,處于好氧狀態,主要進行硝化和降解有機物,同時在沉淀和閑置時也存在反硝化過程。
沉淀階段
在此階段,污泥回流、曝氣均停止工作,整個充滿水的池子上方處于相對靜止的狀態。此時,活性污泥進行絮凝與處理水開始分離,終在池水上方形成1.5米左右的處理水上清液。在該階段,如果進水量沒有使水位達到預定的高度,則進水泵繼續工作。由于池水的相對平衡,增加了進水在生物選擇區的停留時間,而且選擇區、預反應區、主反應區三區域的相連采用了特殊流道設計,因此,此時進入CASS反應池廢水將在選擇區混合后以層流的形式通過預反應區而進入主反應區的底部,與下降的絮凝活性污泥相混合,而不影響上層的處理水。
撇水階段
到達該階段,撇水器可以自動、也可手動工作,由原始位置(原點)按設置的速度降到池水面,停止1分鐘,然后按設定的開、停時間循環工作。撇水器以“走、停、走”的狀態下降,池子上部的上清液通過撇水器排至出水溝。撇水器的下降速度與水面的下降速度基本相當,因此不會擾動已分離了的污泥。由于撇水器的特殊設計,池水面的一些漂浮物不會被撇出,保證了出水水質。
CASS生化反應池為本站污水處理的核心構筑物,在該反應池中將完成污水中BOD、COD、NH3-N和SS的去除,反應池按進水、曝氣、沉淀、排水、閑置五個階段的時間順序運行。
曝氣所需的空氣由鼓風機供給,根據需要的曝氣時間控制鼓風機的開停。當進水和反硝化反應時由潛水攪拌機進行攪拌。CASS生化反應池設有溶解氧(DO)在線檢測儀以調整反應器中溶解氧在佳的范圍。CASS生化反應池的排水通過潷水器進行,流入接觸池,(清水池)進行加氯殺菌。該池設有COD在線檢測儀,合格的處理水進入深度處理裝置作進一步處理。或者排放,當檢測出的COD或氨氮超標時,由監護泵輸送處理水返回至CASS池從新處理。
CASS生化反應池根據運行狀況,開啟排泥泵,將一部分沉淀后的污泥排放至污泥池,再經污泥泵將污泥池中的污泥輸送至污泥脫水機,經濃縮脫水后得到的污泥餅(含水率75%~82%)送至界外。污泥脫水用的絮凝劑PAM加藥裝置供給。產生的過濾清液返回至調節池。
CASS池分預反應區和主反應區。在預反應區內,微生物能通過酶的快速轉移機理迅速吸附污水中大部分可溶性有機物,經歷一個高負荷的基質快速積累過程,這對進水水質、水量、PH和有毒有害物質起到較好的緩沖作用,同時對絲狀菌的生長起到抑制作用,可有效防止污泥膨脹;隨后在主反應區經歷一個較低負荷的基質降解過程。
CASS工藝集反應、沉淀、排水、功能于一體,污染物的降解在時間上是一個推流過程,而微生物則處于好氧、缺氧、厭氧周期性變化之中,從而達到對污染物去除作用,同時還具有較好的脫氮、除磷功能。CASS生物處理法是周期循環活性污泥法的簡稱,早產生于美國,90年代初引入中國,目前,由于該工藝的高效和經濟性,應用勢頭迅猛,受到環保部門及擁護的廣泛關注和*好評。經過模擬試驗研究,已成功應用于生活污水、食品廢水、制藥廢水的治理,取得了良好的處理效果,為CASS法在我國的推廣應用奠定了良好的基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