詳細介紹
WSZ-0.5污水處理裝置
濰坊魯盛水處理設備有限公司專營:地埋式一體化污水處理設備、氣浮機、二氧化氯發生器、一體化凈水設備、斜管沉淀設備、UASB厭氧設備、加藥設備等污水處理設備。
公司送貨上門、派人安裝、提供技術指導、現場施工指導及設備維護維修等服務。
專業處理生活污水、醫院污水、洗滌污水、餐飲污水、噴涂污水、屠宰污水、養殖污水、工業污水等。
現代廢水處理技術,按處理程度劃分,可分為廢水的一級出來、廢水的二級出來和廢水的三級處理。
廢水的一級處理,主要去除廢水中呈懸浮狀態的固體污染物質,物理處理法大部分只能完成一級處理的要求。經過一級處理的廢水,BOD一般可去除30%左右,達不到排放標準。一級處理屬于二級處理的預處理。廢水的以及處理流程圖如下:
廢水的二級處理,主要去除廢水中呈膠體和溶解狀態的有機污染物質(BOD,COD物質),去除率可達90%以上,使有機污染物達到排放標準。
廢水的三級處理,進一步處理難降解的有機物、氮和磷等能夠導致水體富營養化的可溶性無機物等。主要方法有生物脫氮除磷法,混凝沉淀法,砂率法,活性炭吸附法,離子交換法和電滲分析法等。
廢水處理的整個過程為通過粗格刪的原廢水經過廢水提升泵提升后,經過格刪或者篩率器,之后進入沉砂池,經過砂水分離的廢水進入初次沉淀池,以上為一級處理(即物理處理),初沉池的出水進入生物處理設備,有活性污泥法和生物膜法,(其中活性污泥法的反應器有曝氣池,氧化溝等,生物膜法包括生物濾池、生物轉盤、生物接觸氧化法和生物流化床),生物處理設備的出水進入二次沉淀池,二沉池的出水經過消毒排放或者進入三級處理,一級處理結束到此為二級處理,三級處理包括生物脫氮除磷法,混凝沉淀法,砂濾法,活性炭吸附法,離子交換法和電滲析法。二沉池的污泥一部分回流至初次沉淀池或者生物處理設備,一部分進入污泥濃縮池,之后進入污泥消化池,經過脫水和干燥設備后,污泥被后利用。
混凝沉淀原理:在混凝劑的作用下,使廢水中的膠體和細微懸浮物凝聚成絮凝體,然后予以分離除去的水處理法。
混凝法的基本原理是在廢水中投入混凝劑,因混凝劑為電解質,在廢水里形成膠團,與廢水中的膠體物質發生電中和,形成絨粒沉降。
WSZ-0.5污水處理裝置混凝沉淀不但可以去除廢水中的粒徑為10-3~10-6 mm的細小懸浮顆粒,而且還能夠去除色度、油分、微生物、氮和磷等富營養物質、重金屬以及有機物等。
廢水在未加混凝劑之前,水中的膠體和細小懸浮顆粒的本身質量很輕,受水的分子熱運動的碰撞而作無規則的布朗運動。顆粒都帶有同性電荷,它們之間的靜電斥力阻止微粒間彼此接近而聚合成較大的顆粒;其次,帶電荷的膠粒和反離子都能與周圍的水分子發生水化作用,形成一層水化殼,有阻礙各膠體的聚合。一種膠體的膠粒帶電越多,其電位就越大;擴散層中反離子越多,水化作用也越大,水化層也越厚,因此擴散層也越厚,穩定性越強。
廢水中投入混凝劑后,膠體因電位降低或消除,破壞了顆粒的穩定狀態(稱脫穩)。脫穩的顆粒相互聚集為較大顆粒的過程稱為凝聚。未經脫穩的膠體也可形成大得顆粒,這種現象稱為絮凝。不同的化學藥劑能使膠體以不同的方式脫穩、凝聚或絮凝。按機理,混凝可分為壓縮雙電層、吸附電中和、吸附架橋、沉淀物網鋪四種。
曝氣生物濾池的應用范圍較為廣泛,其在水深度處理、微污染源水處理、難降解有機物處理、低溫污水的硝化、低溫微污染水處理中都有很好的、甚至不可替代的功能。該工藝具有去除SS、COD、BOD、硝化、脫氮、除磷、去除AOX(有害物質)的作用。曝氣生物濾池是集生物氧化和截留懸浮固體一體的新工藝。
1、工藝特點
①一次性投資比傳統方法低1/4;②占用面積為常規工藝的1/10~1/5,運行費低1/5;③進水要求懸浮物50~60mg/L,與一級強化處理相結合,如采用水解酸化池;④填料多為頁巖陶粒,直徑5mm,層高1.5~2m;⑤水往下、氣往上的逆向流可不設二沉池。
曝氣生物濾池與普通活性污泥法相比,具有有機負荷高、占地面積?。ㄊ瞧胀ɑ钚晕勰喾ǖ?/3)、投資少(節約30%)、不會產生污泥膨脹、氧傳輸效率高、出水水質好等優點,但它對進水SS要求較嚴(一般要求SS≤100mg/L,SS≤60mg/L),因此對進水需要進行預處理。同時,它的反沖洗水量、水頭損失都較大。
曝氣生物濾池作為集生物氧化和截留懸浮固體于一體,節省了后續沉淀池(二沉池),具有容積負荷、水力負荷大,水力停留時間短,所需基建投資少,出水水質好:運行能耗低,運行費用少的特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