詳細介紹
WSZ-A-5污水處理裝置
一體化設備常有型號水量:5立方米/天、10立方米/天、15立方米/天、20立方米/天、25立方米/天、30立方米/天、35立方米/天、40立方米/天、50立方米/天、60立方米/天、70立方米/天、80立方米/天、90立方米/天、100立方米/天、120立方米/天、150立方米/天、200立方米/天、250立方米/天、300立方米/天、400立方米/天、500立方米/天。
處理生活污水、醫療污水、塑料清洗污水、洗床單被罩污水、洗餐具污水、屠宰污水等都可以找我們。
DAT-IAT-需氧池和間歇曝氣池系統
DAT-IAT一般是由一個需氧池DAT和一個間歇曝氣池IAT組成。一般情況下,DAT池連續進水(需氧池)、曝氣(也可間歇曝氣),IAT池也是連續進水但間歇曝氣,在IAT池完成曝氣、沉淀、排水和排除剩余污泥。DAT池相當于一個傳統活性污泥曝氣池,池中水呈*混合狀態;IAT池相當于一個傳統的SBR池,但進水為連續。因此,DAT-IAT介于傳統活性污泥和SBR之間,其運行過程與SBR相同,由進水、反應、沉淀、排水和閑置五個階段組成,其工藝原理如圖4所示,但其容積利用率是已知SBR變型工藝中高的,可達66.7%。
UNITANK-一體化活性污泥系統
UNITANK是由比利時史格斯清水公司(SEGHERS)開發的,具有SBR和三溝式氧化溝技術的特點,由3個矩形池組成,3個池通過彼此間隔墻上的開口實現水力相通,每個單元都配有曝氣系統,可以表面曝氣或鼓風曝氣,中間池始終作曝氣池,兩個邊池既可作曝氣池也可作沉淀池,設有溢流堰,用于排水和排放剩余污泥。污水可以交替進入任一池,可以實現連續進水連續排水。
UNITANK運行周期包括兩個主體運行階段和兩個較短的過渡階段,兩個主體運行階段運行過程*相同,運行方向相反,如圖5所示。*個主體運行階段包括以下過程: ①污水進入左側池內,因該池在上個主體運行階段作為沉淀池時積累了大量經過再生、具有較高吸附及活性的污泥,且污泥濃度較高,可以高效降解污水中的有機物; ②混合液同時自左向右通過始終作曝氣池的中間池,繼續曝氣,有機物得到進一步降解,同時在推流過程中,左側池內活性污泥進入中間池,再進入右側池,使污泥在各池內重新分配; ③混合液進入作為沉淀池的右側池,處理后出水通過溢流堰排放,也可在此排放剩余污泥。*個主體運行階段結束后,通過一個短暫的過渡段,即進入第二個主體運行階段。第二個主體運行階段過程污水流向相反,操作過程相同。此外,通過對系統時間和空間的控制,適當增加水力停留時間,可以形成厭氧、缺氧和好氧條件,實現脫氮除磷。
UNITANK大優勢在于省去了污泥回流,3個池共用池壁,布置緊湊,且占地面積較小,基建投資省,故自問世以來已在世界范圍內得到廣泛應用。
MSBR一改良式間歇活性污泥法
WSZ-A-5污水處理裝置MSBR實質上由前端A2/O與后端SBR串聯而成的單池多格一體化工藝,巧妙地將連續流的空間控制(A2/O)與間歇式的時間控制(SBR)有效地結合于一體,混合流與推流相結合,系統前端采用空間控制來保證系統的高反應速率,后端采用時間控制以有效地保證出水質量(17),是一種集約化程度較高的一體化SBR變型工藝。MSBR系統通常由7個單元組成,分別為厭氧池、缺氧池、好氧池、2個序批池、泥水分離池和污泥缺氧池,污水*人厭氧池后,經缺氧進人主曝氣池,好氧處理后的污水由內循環回流泵分別泵人左右二兩側的序批分池中,兩池的功能相同,周期處于好氧一缺氧一厭氧的循環,剩余污泥分別經泥水分離池和前端缺氧池,由污泥泵排出反應器,回流污泥則進人厭氧池,經泥水分離池澄清后的尾水則排出反應池。MSBR從連續運行單元進水,而不是從SBR單元進水,提高了反應器利用率,同時有效地抵抗沖擊負荷;活性污泥微生物置于交替厭氧、缺氧、好氧的環境中,同時完成脫氮除磷和有機物降解的目的;采用空氣堰控制出水,有效地控制出水懸浮物,從而達到高效穩定地運行。
典型的城市污水處理工藝流程主要包括機械處理、生化處理、污泥處理等工段。有機械處理以及生化處理構成的系統屬于二級處理系統,其中BOD5和SS去除率可達90%-98%。處理效果介于一級和二級處理中間的一般稱為強化以及處理、一級半處理或不*二級處理,主要有高負荷生物處理法和化學處理法兩大類,BOD5去除率達45%-75%。具有生物除磷脫氮功能的二級處理系統通常稱為深度二級處理。為了除特定的物質,在二級處理之后設置的處理系統屬于三級處理,例如化學除磷,活性炭吸附等。
污染物的分類
從污水處理的角度,污染物可分為懸浮固體污染物、有機污染物、有毒物質、污染生物和污染營養物質。城市污水中含有的大量有機物排入水體,會使水體中溶解氧的含量降低,甚至達到缺氧狀態,嚴重污染水體,使水中魚類無法生存。污水中有機物濃度一般用生物化學需氧量(BOD5)、化學需氧量(COD)、總需氧量(TOD)和總有機碳(TOC)來表示。營養物質主要指氮、磷,其可使藻類和浮游生物繁殖,形成"水華"和"赤潮"。
污水處理方法
污水處理方法可根據水質類型分為物理處理法、生物處理法、污水處理產生的污泥處置及化學處理法,還可根據處理程度分為一級處理、二級處理及三級處理等工藝流程。城市污水的物理處理方法是利用物理作用分離和去除污水中污染物質的方法。常用方法有篩濾截留、重力分離、離心分離等,相應處理設備主要有格柵、沉砂池、沉淀池及離心機氧其中沉淀池同城鎮給水處理中的沉淀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