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測試準備階段
首先,選擇符合要求的濕熱測試環境箱,其能夠精確控制溫度與濕度范圍,一般設置溫度在 40℃ - 60℃,相對濕度在 85% - 95%,以模擬典型的濕熱工況。將耐寒耐濕熱 FPC 折彎機安置于環境箱內的合適位置,并確保設備與環境箱的連接線路、傳感器等布置合理,不影響設備正常運行及數據采集。
準備測試用的柔性電路板(FPC)樣品,樣品應具有代表性,涵蓋不同厚度、層數及材質類型,且在測試前對樣品的初始性能參數進行精確測量與記錄,如尺寸精度、電氣性能等,以便與測試后的結果進行對比分析。
對 FPC 折彎機進行全面檢查與調試,包括機械部件的潤滑、電氣系統的連接與校準、折彎模具的安裝與清潔等,確保設備處于初始狀態。同時,在設備上安裝各類監測傳感器,如溫度傳感器用于監測關鍵部位溫度變化、壓力傳感器監測折彎力、位移傳感器監測折彎精度等,并將傳感器與數據采集系統連接,確保數據能夠實時、準確地記錄與存儲。
二、測試運行階段
啟動濕熱環境箱,使其達到設定的溫度與濕度條件并穩定運行一段時間,通常為 2 - 4 小時,以確保環境箱內的溫濕度場均勻且穩定。然后開啟 FPC 折彎機,按照預定的測試工藝參數開始進行 FPC 折彎操作。


在測試過程中,持續運行設備,設定一個較長的測試時間周期,例如 72 小時甚至更長。每隔一定時間間隔,如 1 小時,對設備的運行狀態進行記錄,包括設備的電機轉速、折彎力大小、折彎角度精度、各軸的運動位置等參數。同時,觀察設備的外觀變化,如是否有部件生銹、腐蝕、變形,密封件是否有滲漏等情況。
定期取出已折彎的 FPC 樣品,對其進行性能檢測,包括檢查折彎處是否有裂紋、斷裂、分層等缺陷,測量折彎后的尺寸精度是否符合要求,以及進行電氣導通性測試等,以評估設備在長時間濕熱環境下對 FPC 加工質量的影響。
三、數據監測與分析階段
在整個測試過程中,數據采集系統實時記錄設備運行參數及環境箱內的溫濕度數據。測試結束后,對采集到的大量數據進行深入分析。通過對比不同時間段的設備運行參數,判斷設備的性能是否隨時間發生變化,如折彎力是否出現波動、折彎精度是否下降等。分析環境因素對設備的影響規律,例如溫度升高是否導致設備關鍵部件膨脹而影響精度,濕度增大是否加速了金屬部件的腐蝕等。
同時,結合 FPC 樣品的性能檢測結果,綜合評估設備在濕熱環境下長時間運行的穩定性。如果設備在測試過程中出現故障或異常情況,詳細記錄故障發生的時間、現象及相關參數變化,以便后續對故障原因進行深入排查與分析,確定是設備設計缺陷、材料選型不當還是其他因素導致的故障,為設備的改進與優化提供依據。
通過以上嚴謹的測試步驟,可以全面、準確地評估耐寒耐濕熱 FPC 折彎機在濕熱環境下的長時間運行穩定性,為其在相關行業的可靠應用提供有力的數據支持與技術保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