電位差計是用補償原理構的儀器
原理結構
電位差計是用補償原理構的儀器。補償方法的點是不從測量對象中支取電,因而不干擾被測量的數值,測量結果準確可靠,電位差計用途很廣,配以標準電池、標準電阻等器具,不僅能在對準確度要求很的場合測量電動勢、電勢差(電壓)、電、電阻等電學量,而且配合以各種換能器,還可用于溫度、位移等非電量的測量和控制。當沒有電過時,電池的正負間的電勢差等于電池的電動勢。如有電過,因在電池內阻上有定電壓降(用電壓表測量電池兩間的電壓,就是這種情形),這時測得的不再是電池電動勢,而只能稱作端電壓。若能在無電過時行測量,就可直接測量電動勢了。補償法就是這樣種方法。
種類介紹
電位差計分直電位差計和交電位差計。直電位差計用于測量直電壓,使用時調節標準電壓的大小,以達到兩個電壓的補償。交電位差計用于測量頻到聲頻的正弦交電壓。兩同頻率正弦交電壓相等時,要求其幅值和相位均相等,因此交電位差計的線路要復雜些,并且至少有兩個可調量。
差計在市場上只有用于頻的產品,其他頻率的交電位差計均需自行制作。 隨著直電儀的理論和不斷發展和善,出現了準確度很的直電儀式電位差計,其測量誤差約為百分之數量。
在用電位差計校準電表時,是通過用電位差計測量標準電阻上的電壓來轉化成標準電,而對電表各點行校正。估算電表校驗裝置的誤差,并判斷它是否小于電表基本誤差限的1/3,而得出校驗裝置是否合理的結論。估算時只要求考慮電位差計的基本誤差限及標準電阻 的誤差,可用下式確定:
顯然,電表校驗裝置的誤差還應包括標準電動勢 欠準、作電波動、線間緣不良等其它因素的影響,但考慮這些因素對教學實驗就過于復雜了。式中電位差計測電壓的不確定度 用上面(5.8.1)式式來估算; 的標準電阻(本實驗 )的不確定度 可用下式簡化估算傳統電位差計
數字電位差計是傳統直電位差計的更新換代產品,它采用的數字化、智能化同傳統相結合,在使用能上覆蓋原電位差計可對熱電偶和傳感器、變送器等次儀表輸出的毫伏信號行檢測,也可作為標準毫伏信號源直接校驗多種變送器及儀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