蛋白質羰基含量檢測試劑盒是一種常用的實驗工具,用于測量生物體內蛋白質氧化損傷的程度。蛋白質羰基是蛋白質分子在氧化應激條件下形成的一種特殊修飾產物,其含量的變化可以反映細胞內氧化應激水平和蛋白質氧化損傷的程度。
蛋白質羰基含量檢測試劑盒的使用非常方便,操作簡單快捷。首先,將待測樣品與試劑盒中的特定試劑反應,使蛋白質羰基與試劑發生化學反應生成穩定的產物。然后,通過比色或熒光等方法測定產物的含量,進而計算出樣品中蛋白質羰基的濃度。
蛋白質羰基含量檢測試劑盒的應用范圍廣泛。在生物醫學研究中,它可以用于評估細胞或組織的氧化應激水平,研究蛋白質氧化與疾病發生發展的關系。在食品科學領域,它可以用于檢測食品中的氧化蛋白質含量,評估食品的質量和安全性。此外,蛋白質羰基含量檢測試劑盒還可以應用于環境監測、藥物研發等領域。
通過蛋白質羰基含量檢測試劑盒,我們可以了解到蛋白質氧化損傷的程度,進而探究其在不同生理和病理過程中的作用。這對于深入理解氧化應激與疾病發生發展的關系,以及開發相關的治療和預防策略具有重要意義。
總之,蛋白質羰基含量檢測試劑盒是一種重要的實驗工具,可以幫助科學家們研究蛋白質氧化損傷的機制和生理意義。它的應用不僅局限于生物醫學領域,還可以在食品科學、環境監測等領域發揮重要作用。
艾美捷蛋白質羰基含量檢測試劑盒基本信息:
貨號:D-AKC1200-96T
規格:: 48T / 96T
儲存:在4°C下儲存12個月,避光
提供的材料和儲存條件:
數據分析
A. 96孔板計算公式
1. 根據蛋白質濃度計算
蛋白質羰基含量(μmol/mg蛋白)= [ΔA×V總÷(ε×d)]÷(V樣品×Cpr) = 0.454×ΔA÷Cpr
2. 根據樣品重量計算
蛋白質羰基含量(μmol/g鮮重)= [ΔA×V總÷(ε×d)]÷(W×V樣品÷V總樣品) = 0.454×ΔA÷W
3. 根據細胞或細菌數量計算
蛋白質羰基含量(μmol/10^4)= [ΔA×V總÷(ε×d)]÷(500×V樣品÷V總樣品) = 0.454×ΔA÷500
4. 根據液體體積計算
蛋白質羰基含量(μmol/mL)= [ΔA×V總÷(ε×d)]÷V樣品 = 0.454×ΔA
其中:ΔA = A測試 - A對照;V總:總反應體積,0.3 mL;ε:羰基摩爾消光系數,22 L/mmol/cm;d:96孔板直徑,0.5 cm;V樣品:添加的樣品體積,0.06 mL;V總樣品:添加的提取緩沖液體積,1 mL;Cpr:樣品蛋白質濃度,mg/mL;W:樣品重量,g;500:細胞或細菌的總數,5×10^6。
B. 微玻璃比色皿計算公式
上述計算公式中的光學直徑 d:可以調整為 d:1 cm 進行計算。
注意:如果基于樣品蛋白質濃度的計算方法,建議使用 EZMeta™ 蛋白質羰基比色測定試劑盒。
僅供研究使用,不用于人類或臨床診斷
請輸入賬號
請輸入密碼
請輸驗證碼
以上信息由企業自行提供,信息內容的真實性、準確性和合法性由相關企業負責,化工儀器網對此不承擔任何保證責任。
溫馨提示:為規避購買風險,建議您在購買產品前務必確認供應商資質及產品質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