南昌縣百日行動治理揚塵保衛藍天
中國江西網訊 全媒體記者張瑞穎報道:9月5日開始,南昌縣局聯合、治超等部門打響藍天保衛戰,開展為期100天的揚塵治理行動。
連日來,南昌縣聯合整治組每天夜間重點在縣城重要地段,檢查渣余土運輸車輛是否備案、沖洗、全密閉運輸、安裝衛星定位裝置等。重點檢查建筑工地、正規采砂場出入口路面是否硬化、是否配置沖洗平臺、過水槽、霧炮機、高壓水槍等并常態化使用。
據統計,截至9月7日晚,該行動中,共開具罰單38張,暫扣違規車輛10輛,處罰金額約7500元。(江南都市 報)
(1)揚塵監測系統(TDY-10S)要求取得省級及以上環保部門的環境保護產品認證證書或者具有中華人民共和國制造計量器具許可證(CMC);取得省級以上第三方測試或校準證書,能夠實現全天24小時實時監測,測量準確、功能齊全、維護安裝方便、可聯網聯動、配置方便、手機APP遠程監測;主要監測內容:PM2.5(細顆粒物)、PM10(可吸入顆粒物)、風速、風向、風力等級、大氣壓、濕度、溫度、噪音等。該監測系統終端設備的監測數據不能人為干預調整。
(2)監測數據要求
PM2.5 量程:1~10000μg/m³;(低要求)
PM10 量程:1~10000μg/m³;(低要求)
示值誤差:±10%;(需和 CMC 對應)
采樣流量誤差:±5%;(需和 CMC 對應)
分辨率:≤1μg/m3;
加熱除濕:具備加熱除濕功能,保證采樣可靠性;
噪聲:2 級聲級計(需和 CMC 對應)
(3)必須配備 LED 顯示屏就地實時顯示監測數據,顯示屏的尺寸不小于 100cm*60cm;顆粒物采樣口需距地面 3.0 米±0.5 米。(揚塵較為集中的高度);每臺設備將分配一個的機器號,作為數據上傳的設備標識。具備數據遠傳直連功能,保證監測設備與市住建局建管處的平臺遠程直接進行數據對接;接入雙方要求:采用 Http 方式,數據采集服務器為服務器,工地現場監測設備為客戶端。使用長連接方式保證數據的正常傳輸。按照每五分鐘發送一條數據,一天 24 小時應發送 288 條數據。
工地現場監測設備須保證每天數據有效采集率達到 95%以上(即成功上傳 260 條)。
2、主要降塵防塵設備設施
(1)車輛沖洗平臺
主要技術指標:沖洗裝置沖洗水壓不應小于0.3MPa,宜采用自動感應,沖洗時間不宜少于3min,水泵功率不能小于7.5kw;沖洗裝置應能滿足各類工程車輛的外圍尺寸(2.4m*3.6m*1m)要求;沖洗裝置基礎應采用鋼筋混凝土結構,結構承載力不能小于150噸;車輛沖洗宜采用循環用水,設置沉淀池,沉淀池不得少于兩級沉淀,沉淀池應做防滲處理,污水不得直接排入市政管網,沉淀池、排水溝中積存的污泥應定期清理。基礎內四周應設置循環排水溝,排水溝坡度大于2%,保證排水暢通。排水溝排水口應于沉淀池連接;基礎周圍2m范圍內路面宜按2%坡度向基礎方向順水設置。沿車輛進出方向設置減速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