江西負氧離子天堂
江西新余市渝水區百丈峰景區植被豐富,森林覆蓋率達90.8%,被譽為“負氧離子的天堂”。圖為游客在此享受“天然氧吧”
基本簡介
空氣是由無數分子組成,由于自然界的宇宙射線、紫外線、土壤和空氣放射線的影響,有些空氣分子就釋放出電子,在通常的大氣壓下,被釋放出的電子很快又和空氣中的中性分子結合,而成為負離子,或稱為陰離子。空氣分子在高壓或強射線的作用下被電離所產生的自由電子大部分被氧氣所獲得,因而,常常把空氣負離子統稱為“負氧離子”。
折疊編輯本段主要特點
清華大學博導、中科院專家林金明教授所著的《環境健康與負氧離子》一書中如下定義:空氣離子大小不一,按微粒直徑大小的不同可分為小粒徑負離子(0.001-0.003um)、中粒徑負離子(0.003-0.03um)、大粒徑負離子(0.03-0.1um)3類;(1納米=0.000000001米 1納米=0.0000001厘米 1納米=0.001微米)其在單位強度(V/m)電場作用下的移動速度稱之為離子遷移率,它是分辨被測離子直徑大小的一個重要參數。空氣離子直徑越小,其遷移速度就越快,遷移率與離子大小的關系如圖所示。離子遷移率是表達被測離子大小的重要參數。離子運動速度與離子直徑成反比,而離子遷移率與離子運動速度成正比,故離子遷移率與離子直徑成反比。空氣離子按體積大小可分為輕、中、重離子三種。輕離子的直徑約為0.000001cm,在電場中運動速度較快,為1~2 cm2/V.S中、在自然界中或普通環境中遷移率大于0.4 cm2/(V.s)為小粒徑負離子,重負離子的直徑約為0.0001cm,在電場中運動較慢,僅為0.0005 cm2/V.S。在自然界中或普通環境中小于0.04 cm2/(V.s)為大粒徑負離子,中粒徑負離子的大小及活動性介于輕、重離子之間。而其中的小粒徑負離子,則有良好的生物活性,易于透過人體血腦屏障, 進入人體發揮其生物效應。目前傳統的負離子生成技術無法生成小粒徑負離子,只有采用了負離子轉換器技術、納子富勒烯負離子釋放器技術才能產生小粒徑的負離子。
折疊編輯本段主要作用
折疊濃度低時的作用有
空氣是由無數分子組成,由于自然界的宇宙射線、紫外線、土壤和空氣放射線的影響,有些空氣分子就釋放出電子,在通常的大氣壓下,被釋放出的電子很快又和空氣中的中性分子結合,而成為負離子,或稱為陰離子。負離子是空氣中一種帶負電荷的氣體離子,有人把負離子稱為“空氣維生素”,并認為它像食物的維生素一樣,對人體及其他生物的生命活動有著十分重要的影響,有的甚至認為空氣負離子與長壽有關,稱它為“長壽素”。 空氣中負離子的多少,受地理條件特殊性影響而含量不同。公園、郊區田野、海濱、湖泊、瀑布附近和森林中含量較多。因此,當人們進入上述場地的時候,頭腦清新,呼吸舒暢和爽快。進入吵雜擁擠的人群,或進入空調房內,使人感覺悶熱、呼吸不暢等。
環境保護作用
空氣中負離子濃度是空氣質量好壞的標志之一,世界衛生組織對清新空氣的負離子標準濃度也進行了相關規定。我國也將負離子納入了氣象監測系統,在空氣環境保護等領域有廣泛應用。目前,我國浙江、廣東、重慶等多個省市和地區的氣象部門均建立了大氣負離子觀測網和大氣負離子氣象預報機制。通過空氣負離子自動測量系統監測不同類型區域的大氣中負離子濃度的變化情況,開展不同時空尺度、不同下墊面、不同天氣過程、不同季節負離子濃度分布特征研究,實現從大氣負離子濃度數據采集、傳輸、處理、發布的全部自動化、智能化,為建設生態城市環境提供依據。空氣負離子被譽為“空氣維生素”,被視為支撐宜居城市與宜居社區要素。2009年亞太環境保護協會APEPA、中國城市競爭力研究會、中國西部雜志社分別在香港、成都聯合發布了“中國高負離子城市美譽榜”,四川省社科院、省新聞出版局等部門及成都各新聞媒體近百人士出席了發布會。2010年第41屆世博會*在中國上海市舉行,上海世博會館、廣東館、寧波館等多個場館都采用了目前世界上進的負離子發生技術,運用離子變換器技術產生的等同于大自然負離子為世博營造了一個健康舒適的觀展環境。中國工程院院士侯立安在談上海世博會環保技術的應用時指出,這種前瞻性的森林式自然生活理念代表著城市未來發展方向。2011年西安世界園藝博覽會在園區灞上人家區域設立了展示負離子技術與人體健康的展館,并建立了世園氣象站進行負離子監測,對園區空氣質量進行分析跟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