水體監測引入生物毒性監測的必要性隨著近代工業的發展,化學物質的使用日益增多,使人類賴以生存的水生生態系統受到了越來越嚴重的污染,而且突發性環境污染事故時有發生,如人為投毒、自然災害、突發事故引起的水質突變,尤其是石油化工原料及有毒有害危險品的生產、儲存和運輸過程中發生的事故對環境水體所造成的污染等,這些情況引起了國內外對水質生態、生物安全性的高度重視。
水質生物毒性是術是一種基于生物傳感技術來衡量水質毒性的一種方法,它提供一種有效應對供水污染(無論是故意破壞還是事故造成的)的檢測手段。由于急性毒性測試可以在5~30分鐘內完成,因而能保證對水質變化進行快速反應。該系統的基礎是一種叫做費希爾弧菌的發光細菌,這種細菌在進行新陳代謝時會發出光。水樣毒性的強弱,可以通過光線變弱的程度與無毒對照空白實驗的比較來表示。

參數指標:
測量模式:快速測量模式、基本測量模式、ATP測量模式
檢測器:硅光電倍增管
光譜范圍:300-1100nm
ATP靈敏度:10-15~10-18 mol
菌種:符合 ISO11348&GB/T 15441-1995標準規定的菌種,包括費氏弧菌、明亮發光桿菌T3小種
方法標準:GB/T 15441-1995 & ISO 11348
測量范圍:0~65535 RLU(相對發光量單位)
ATP檢出限:9.4×10-15mol ATP,RLU示值為≤2
ATP重復性:儀器示值為100RLU左右時,重復測定的相對標準偏差為≤2.3%(n=10)
ATP線性誤差:儀器示值為100RLU左右時,測定的線性誤差為≥-3.6%
毒性測試準確度:樣品3次重復,相對偏差小于6%
靈 敏 度:相當或優于魚體96小時培養測定急性生物毒性試驗法;
毒性測試時間:樣品制備后15分鐘內得到結果
ATP測試時間:樣品制備后15秒得到結果
顯示結果:抑光率(﹪)\相對發光量(RLU)\毒性提示(低毒、中毒、重毒、高毒、劇毒)按照國標要求顯示
系統設置:上傳地址、樣品名稱、檢測人員、檢測地點、聯系等可自行設置
背景噪聲值:≤6RLU(n=10)
操作環境:存儲溫度 -10~50℃, 工作溫度 +5~45℃
相對濕度:30-95%(25°C)
數據存儲:80000條以上
通訊:WIFI、熱點、RS232、藍牙
電池:3000mAh鋰電池
連續工作時間:6個小時以上
充電電壓:220V/5V
尺寸:188 mm×77mm×37m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