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 供求商機> 43121-43-3-三唑酮
毒性 大鼠急性經口LD50為1000~1500mg/kg,雄小鼠為989mg/kg,雌小鼠為1071mg/kg;雄大鼠急性經皮LD50>1000mg/kg;大鼠急性吸入LC50>439mg/m3。對皮膚、黏膜無明顯刺激作用。大鼠3個月喂養無作用劑量為2000mg/kg。狗為600mg/kg。雄大鼠2年喂養無作用劑量為5Chemicalbook00mg/kg,雌大鼠為50mg/kg,狗為330mg/kg。動物試驗無三致作用。鯉魚LC50為7.6mg/L(48h),鯽魚10~15mg/L(96h),虹鱒魚為14mg/L(96h),金魚10~50mg/L(96h)。鵪鶉急性經口LD50為1750~2500mg/kg,雌雞5000mg/kg,對蜜蜂、家蠶無影響。
化學性質 無色晶體。 20℃ 時水中溶解度為260mg/L。易溶于環己酮、二氯甲烷,溶于異丙醇、甲苯。在酸性和堿性條件下較穩定。
用途 高效、廣譜的唑類殺菌劑,具有預防、治療和鏟除作用,強內吸作用(能上、下傳導)。對白粉病、銹病、黑穗病有很好的效果,其殺菌作用為抑制麥角甾醇的生物合成。主要用于防治麥類、果樹、蔬菜、瓜類、花卉等作物的病害。如防治麥類銹病,用25%可濕性粉劑6~9g/100m2,對水7.5kg噴霧,能兼治大麥云紋病;或用25%可濕性粉劑75g,拌麥種46.5~188kg,可兼治腥黑穗病、散黑穗病和全蝕病。防治小麥白粉病用25%可濕性粉劑6~9g/100m2,對水7Chemicalbook.5kg在發病初期施藥。黃瓜白粉病,用25%可濕性粉劑3.8~7.5g/100m2,對水7.5kg,在發病初期施藥。防治玉米絲黑穗病,用25%可濕性粉劑320g,拌種100kg。三唑酮對雜交水稻防早衰作用突出,施用20%乳油6mL/100m2,產量比對照增11%~16%,綠葉日衰速度減低26.85%~33.2%,結實率增加4.94%~9.07%,千粒重增3.73%~4.77%。在麥類、玉米、高梁等糧食作物上使用三唑酮應在作物收獲前35d停用。
生產方法 由α-溴代頻哪酮與氯酚鈉反應生成α-對氯苯氧基頻哪酮,然后與溴反應生成α-對氯苯氧基-α-溴代頻哪能酮,最Chemicalbook后1,2,4-三唑反應生成三唑酮。制得的三唑酮原粉含量在96%以上,該農藥劑型主要有20%乳油和15%可濕性粉劑。
儲運特性 庫房通風低溫干燥; 與食品原料分開儲運
請輸入賬號
請輸入密碼
請輸驗證碼
以上信息由企業自行提供,信息內容的真實性、準確性和合法性由相關企業負責,化工儀器網對此不承擔任何保證責任。
溫馨提示:為規避購買風險,建議您在購買產品前務必確認供應商資質及產品質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