什么設備可以檢測氣體油含量
氣體油含量分析 空分工藝中危險物質的測定 第2部分:礦物油的測定
一、目前氣體中油分檢測所采用的方法大部分屬于半定量法,如檢測管法、比濁法、重量法等,不僅檢出限達不到空分行業檢測要求,而且容易受到實驗環境與操作人員熟練度影響,經常造成樣品中油分雜質檢測值與實際值偏差過大。
二、為確保實驗數據準確可靠,滿足行業發展要求,建立行業內統一可靠的檢測方法具有十分重要的現實意義,因此有必要開展空分工藝氣體中礦物油含量檢測方法研究,建立相應的國家標準。
三、氣體的油分主要來源于各種機械設備運行所摻入的潤滑油,其成分主要為長鏈碳氫化合物,存在形態分為懸浮油與蒸汽油兩種,懸浮油分子結構中的C-H在紅外光譜具有很強的特征吸收,吸收強度符合朗伯比耳定律。
四、國際標準ISO 8573-2《壓縮空氣 第2部分 測定懸浮狀油含量的試驗方法》、ISO 8573-5《壓縮空氣 第5部分 油蒸氣和有機溶劑含量的測試方法》兩個關于壓縮空氣中油分含量的檢測標準。從理論上比上述幾個國標中所規定的方法更科學,可以作為參考。
應用紅外分光光度計,在3400cm-1到2400cm-1波數范圍內對樣品進行掃描,并根據其紅外光譜中波數2930cm-1(CH3-基團中C-H鍵的不對稱伸縮震動頻率)、2960cm-1(-CH2-基團中C-H鍵的不對稱伸縮震動頻率)和3060cm-1(芳香環中C-H鍵的不對稱伸縮震動頻率)處吸收峰的吸光度來計算其濃度。
五、采用紅外光譜法進行定量
懸浮油分子結構中的C-H在紅外光譜具有很強的特征吸收,吸收強度符合朗伯比耳定律。蒸汽油則采用活性炭吸附作為前處理手段,采用氣相色譜對油分進行精確定量。 目前國內氣體中礦物油的測定所采用的方法大部分屬于半定量法,如檢測管法、比濁法、重量法等,存在準確性不高,操作過程繁瑣,易受實驗環境與操作人員熟練度影響等問題,造成微量油分雜質的檢測值與實際值偏差較大。如GB/T 6052-2011《工業液體二氧化碳》、GB 10621-2006《食品添加劑 液體二氧化碳》中規定以比濁法對二氧化碳中油分含量進行定量,GB 536-88《液體無水氨》中規定使用的重量法,準確性與檢出限均無法滿足對空分氣體中礦物油含量進行準確定量的要求。再如國家標準GJB 3403-98《氮氣和液氮規范》中以紫外分光光度計作為氮氣中油分檢測手段,利用油分中的芳烴類物質在226.2nm存在吸收為原理,以液氮冷凝待測樣品作為油分萃取前處理方法。其使用的石油醚吸收試劑與實驗設備均要經過專門的脫芳化處理,液氮冷凝與試劑脫芳的前處理方法在一般實驗室難以實現,而且操作過程易受環境與操作影響。此外紫外光譜在226.2nm處的吸收主要針對油分中的芳烴類物質,更適于合成潤滑油的檢測。
六、紅外光譜法測試步驟:
使用快速氣體油含量采集氣體中的油 儀器型號:LS4200便攜式壓縮氣體油含量分析儀
一,采樣詳情
取樣1:在取樣管中充填一定屋的纖維材料(脫脂棉, 玻璃纖維、聚丙烯纖維等)、定量濾紙、玻璃纖淮 薄膜或其它吸附材料(如活性炭等),取樣時讓樣氣以一定的流速通過取樣管,并用濕式氣體流星計記下氣體的取樣體枳•氣體中的油被吸附材料吸附下來,再通過有機溶劑將其溶解后測定。注意:僅用脫脂棉作吸附材料 無法吸收粒徑在0. 1 um以下的微量油分,可在吸 收管內兩端各加上兩層定量濾紙,與脫脂棉共同組成吸收系統。
該方法的吸附過濾效果要大大優于僅用脫脂棉;
二,測試讀取結果
把采集回來的樣本放到磨口瓶中加入50ml溶劑,均勻手搖2分鐘,然后倒出溶劑加入氣體油含量分析儀設備內,點擊樣品分析,32秒完成結果分析,直接讀取氣體中的油含量
三,設備功能
l 符合國標標準和國際標準 ,是專門針對氣體的油含量測試開發一款專用氣體測試儀器,2對氣體中的油含量進行全面的分析含量,無需復雜的計算,30秒中直接讀取結果值,易于上手的使用步驟,不需要專業人員就就可以完成整個測試方法,4、儀器測試結果直接讀出,軟件自動導入公式計算,不需人工手動計算結果。5、具有數據儲存,自動導入文件表格,專用的一款氣體油含量分析儀,6、符合空分工藝中的礦物油測定,并且支撐多種油含量國標的測試方法,具有便攜 式和全自動,臺式機器多種型號可選。7、專業從事各類工業氣體、特種氣體、電子氣體、醫療用氣的質量檢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