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N?氣體檢測儀(量程0-10%體積比)用于尾氣檢測時,干擾主要來自其他氣體對傳感器的交叉敏感性或化學影響。
干擾機制:電化學或紅外傳感器可能對CO產生交叉敏感。
干擾閾值:CO濃度 > 1000 ppm(0.1%)時可能顯著干擾讀數。
干擾機制:紅外傳感器可能因CO?吸收類似波長而誤判。
干擾閾值:CO? > 5% 時可能導致N?讀數偏高或漂移。
干擾機制:熱導傳感器易受H?影響(H?熱導率遠高于N?)。
干擾閾值:H? > 1% 時可導致N?檢測值顯著偏低。
干擾機制:紅外或催化燃燒傳感器可能誤響應。
干擾閾值:CH? > 2% 時可能干擾(取決于傳感器類型)。
干擾機制:O?濃度變化可能影響電化學傳感器基線。
干擾閾值:O?偏離正常空氣水平(20.9%)時需注意(如O? < 15%或> 25%)。
干擾機制:高濕度可能冷凝或影響傳感器性能。
干擾閾值:相對濕度 > 90% 或液態水存在時需警惕。
硫化物(如H?S、SO?):舉例傳感器(如電化學式),即使低濃度(幾十ppm)也可能造成損壞。
氨氣(NH?):對部分傳感器有交叉敏感,> 500 ppm時需注意。
揮發性有機物(VOCs):高濃度可能干擾紅外或PID傳感器。
選擇抗干擾傳感器:如TCD(熱導)針對H?干擾時需校準,或使用激光光譜技術避免交叉敏感。
預處理尾氣:通過干燥(去除H?O)、過濾(去除顆粒物)或化學洗滌(如去除酸性氣體)。
定期校準:尤其在復雜氣體環境中增加校準頻率。
若尾氣含 2% H? + 5% CO?:
H?可能導致N?讀數偏低(熱導傳感器),CO?可能使紅外傳感器讀數偏高,綜合誤差可能達±1-2% N?。
立即詢價
您提交后,專屬客服將第一時間為您服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