目錄:上海天道儀器有限公司>>各種監測系統>> 第二代通信調動平臺GVAR01
應用領域 | 化工 |
---|
蜂窩系統的概念和理論上世紀六十年代就由美國貝爾實驗室等單位提了出來,但其復雜的控制系統,尤其是實現移動臺的控制直到上世紀七十年代隨著半導體技術的成熟,大規模集成電路器件和微處理器技術的發展以及表面貼裝工藝的廣泛應用,才為蜂窩移動通信的實現提供了技術基礎。直到1979年美國在芝加哥開通了第一個AMPS(先進的電話業務)模擬蜂窩系統,而北歐也于1981年9月在瑞典開通了NMT(Nordic)系統,接著歐洲先后在英國開通TACS系統,德國開通C-450系統等。
蜂窩移動通信的出現可以說是移動通信的一次革命。其頻率復用大大提高了頻率利用率并增大系統容量,網絡的智能化實現了越區轉接和漫游功能,擴大了客戶的服務范圍。
第一代模擬系統主要有四大缺點:1、各個系統之間沒有公共接口;2、很難開展數據承載業務;3、頻譜利用率低,無法適應系統大容量的需求;4、系統安全保密性差,易做“假機"。尤其是在系統間沒有公共接口,因此系統相互之間不能漫游,給移動用戶造成很大的不便。
第二代蜂窩移動通信系統主要包括GSM、IS-95以及D-AMPS三種。我國的第二代蜂窩移動通信系統使用的是GSM標準制式。聯系作者獲得授權,非商業轉載請注明出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