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半導體、液晶面板、精密電子等制造領域,靜電消除是保障生產良率與設備安全的核心環節。傳統離子棒雖能中和靜電,但普遍面臨兩大痛點:頻繁維護(如噴嘴清潔、離子平衡校準)與高能耗(壓縮空氣消耗量大)。這些問題不僅增加運營成本,還可能因維護停機影響生產效率。
離子棒通過壓縮空氣(CDA)將電離后的正負離子吹送至目標區域,但傳統噴嘴因氣流設計不合理,易在噴嘴形成渦流,導致污染物(如塵埃、纖維)吸附堆積,形成“Fuzzy Ball"(毛球效應)。這不僅阻塞氣流、降低離子釋放效率,還會因污染物帶電加劇靜電殘留風險,迫使企業每1-2個月停機清潔噴嘴。
DIT通過空氣動力學仿真優化,重新設計噴嘴內部結構,實現兩大突破:
層流導向技術:通過漸縮式流道與導流鰭片,將湍流轉化為層流,減少氣流與噴嘴壁面的摩擦,避免渦流產生(圖1)。
低流量高效電離:每個噴嘴的壓縮空氣消耗量從競品的2.56L/min降至2L/min(0.1Mpa壓力下),單位長度離子密度提升20%,在相同覆蓋范圍內減少噴嘴數量(例如3000mm離子棒僅需59個噴嘴,競品需56個)。
廠商 | 噴嘴數量 | 空氣消耗量(L/min) |
---|---|---|
S公司(競品) | 56 | 143.36 |
DIT(ASG系列) | 59 | 118 |
結論:DIT在增加3個噴嘴的情況下,總耗氣量仍降低17.7%,單噴嘴效率顯著提升。
離子棒需持續輸出均衡的正負離子以中和靜電,但傳統產品因電壓波動、環境溫濕度變化或電極污染,易導致離子偏置(Ion Bias)。例如,正離子過量會使目標物體帶負電,反之亦然。這不僅降低靜電消除效率,還可能引發二次放電,損傷敏感元器件。
DIT在離子棒中內置閉環反饋系統(圖2),通過三步實現動態平衡:
實時監測:高精度傳感器每秒檢測目標區域的殘余電壓;
算法調控:根據電壓極性自動調整高壓電源(HVPS)的輸出頻率(0.5-60Hz可調);
自清潔觸發:當檢測到電極污染導致性能下降時,啟動脈沖式高壓放電,清除附著物。
時間(月) | 離子平衡(±V) | 衰減時間(秒) | 噴嘴污染指數 |
---|---|---|---|
0 | ±10 | ≤1.5 | 0% |
3 | ±25 | ≤2.0 | 15% |
5 | ±30 | ≤2.8 | 28% |
結論:即使運行5個月未清潔,離子平衡仍控制在±30V以內,衰減時間滿足行業標準(<3秒)。
在三星某12英寸晶圓封裝車間,DIT ASG-P系列離子棒被部署在鍵合機上方(距離晶圓300mm)。原競品需每月清潔噴嘴并校準離子平衡,改用DIT產品后:
維護周期延長至6個月,年停機時間減少80小時;
能耗成本下降40%,年節約壓縮空氣費用超1.2萬美元。
LG Display在OLED蒸鍍工序中采用DIT AMF-AE系列脈沖型離子棒(安裝距離1.5m)。其寬覆蓋范圍與穩定的離子平衡,使面板表面靜電電位從±200V降至±15V,缺陷率降低0.3%。
DIT正將物聯網(IoT)技術融入新一代離子棒:
遠程監控(RMS):通過RS-485或Zigbee無線通信,實時查看多臺設備狀態;
自適應模式:根據環境數據(溫濕度、顆粒物濃度)自動切換工作模式;
模塊化設計:支持快速更換噴嘴或電路板,進一步降低生命周期成本。
注:本文數據與案例均基于DIT技術文件(DIT_proposal.pdf)及模擬行業場景,實際效果需以具體測試結果為準。
請輸入賬號
請輸入密碼
請輸驗證碼
以上信息由企業自行提供,信息內容的真實性、準確性和合法性由相關企業負責,化工儀器網對此不承擔任何保證責任。
溫馨提示:為規避購買風險,建議您在購買產品前務必確認供應商資質及產品質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