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9步:清潔被污染的表面,完成患者部分的操作
• 把血液污染的針頭或耗材棄于耐刺銳器容器中。
•核對標簽和表格。標簽必須清晰標明實驗室所需的全部信息,一般是患者的姓和名、病史檔案號碼、出生日期、采血的日期和時間。
•將使用過的物品棄于適當的廢棄物分類容器中。除了當地有規定外,用于采血的物品在擠壓后沒有血液出現的情況下可以歸為一般廢棄物。
•再次進行手部清潔衛生工作。
•分發樣本前,重新核對試管上的標簽和表格。
•告訴患者整個過程已經結束。
•詢問患者或獻血者感覺如何;檢查穿刺點,確認不再流血;感謝患者并在他們離開前說一些使他們放松或鼓勵他們的話。
第10步:準備樣本的運輸
• 用塑料密封袋安全地包裝好樣本,在外口袋內附上實驗室申請表。把申請表放在外面可以避免污染。
•如果有多個試管,將它們放在試管架上或放在有填充物的支架上,避免運輸過程中發生試管破裂。
第11步:清理血液或體液的濺溢物
如果有血液濺溢出現(例如在采血區域或運輸途中有血樣打破,或在采血過程中患者放出的血過多),必須把濺溢物清除干凈。安全操作程序如下:
•如果有大量血液濺溢,可能會污染工作服,或沾上漂白消毒劑,要戴上手套,穿上長袍或圍兜。
•使用紙巾清理濺溢的液體,并把紙巾棄于感染性廢棄物桶內。
•用濕布盡可能清除血跡,然后消毒。
•檢查臺面等表面是否被漂白消毒劑和水溶液損壞。
•水泥、金屬、和其他表面可以耐受較強的漂白消毒劑,用大約5000ppm(100萬分之)的次氯酸鈉溶液沖洗(5.25%含氯漂白劑與水1:10稀釋)。這在泄露量較大的事件中推薦使用。讓這個區域保持濕潤10分鐘。
•可能被強效漂白消毒劑腐蝕或者褪色的地方,要小心地清洗除去可見的污染斑點。如果配制溶液較弱,接觸時間需要更長一些。例如大約525ppm溶液(5.25%漂白消毒劑按1:100稀釋)也可有效使用。
•每天準備新鮮的漂白消毒劑,并置于關閉的容器里,因為它會隨時間或者陽光的照射而失效。
根據世界衛生組織安全注射網絡關于注射安全和相關操作的要求,如果血液意外接觸到了破損的皮膚、黏膜或穿刺傷口,必須上報整個意外過程。在醫院外運輸血樣時要給運輸車輛裝備血液濺溢處理工具,附錄H詳述了血液濺溢的處理方法。
免責聲明
- 凡本網注明“來源:化工儀器網”的所有作品,均為浙江興旺寶明通網絡有限公司-化工儀器網合法擁有版權或有權使用的作品,未經本網授權不得轉載、摘編或利用其它方式使用上述作品。已經本網授權使用作品的,應在授權范圍內使用,并注明“來源:化工儀器網”。違反上述聲明者,本網將追究其相關法律責任。
- 本網轉載并注明自其他來源(非化工儀器網)的作品,目的在于傳遞更多信息,并不代表本網贊同其觀點和對其真實性負責,不承擔此類作品侵權行為的直接責任及連帶責任。其他媒體、網站或個人從本網轉載時,必須保留本網注明的作品第一來源,并自負版權等法律責任。
- 如涉及作品內容、版權等問題,請在作品發表之日起一周內與本網聯系,否則視為放棄相關權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