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西蘭兔骨缺損模型
由創傷、腫瘤等疾病引起的大段骨缺損,仍是現今骨科領域的挑戰。自體骨移植被認為是治療骨缺損的“金標準”,但其供量有限,術中取骨需額外手術,術后可能造成取骨部位慢性疼痛、骨折、神經損傷及切口感染等并發癥,限制了其臨床應用;同種異體骨具有誘發免疫反應,與宿主骨整合、重塑緩慢,傳播疾病等風險。以多孔性生物相容的支架材料為基礎的組織工程方法為骨缺損的臨床治療提供了一種有潛力的治療途徑,為獲得骨組織工程材料的特性,需要建立合適的骨缺損動物模型。
新西蘭兔骨缺損模型
動物品系:4~5 月齡成年新西蘭兔
實驗分組:正常對照組、模型組、陽性藥組、受試藥組低、中、高三個劑量組
實驗周期:N
建模方法:隨機分為三組,分別制作10、15、20 mm長度的股骨干骨缺損,并以接骨板螺釘固定缺損兩端。術后8、12周肉眼觀察到10 mm組斷端骨痂橋接,達到骨愈合,而15、20 mm骨缺損組斷端處無連續骨痂通過,仍被纖維瘢痕組織填充。通過X線進一步證實10 mm骨缺損組第8、12周時骨缺損區有明顯的新生骨痂影形成,而15、20mm骨缺損組在各時間點缺損區均無成骨。
免責聲明
- 凡本網注明“來源:化工儀器網”的所有作品,均為浙江興旺寶明通網絡有限公司-化工儀器網合法擁有版權或有權使用的作品,未經本網授權不得轉載、摘編或利用其它方式使用上述作品。已經本網授權使用作品的,應在授權范圍內使用,并注明“來源:化工儀器網”。違反上述聲明者,本網將追究其相關法律責任。
- 本網轉載并注明自其他來源(非化工儀器網)的作品,目的在于傳遞更多信息,并不代表本網贊同其觀點和對其真實性負責,不承擔此類作品侵權行為的直接責任及連帶責任。其他媒體、網站或個人從本網轉載時,必須保留本網注明的作品第一來源,并自負版權等法律責任。
- 如涉及作品內容、版權等問題,請在作品發表之日起一周內與本網聯系,否則視為放棄相關權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