鹽霧試驗箱是一種模擬海洋或含鹽潮濕環境的人工加速腐蝕試驗設備,主要用于測試金屬、涂層、電鍍材料等產品的耐腐蝕性能。其工作原理主要基于以下幾個核心部分:
1. 鹽霧生成系統
鹽水溶液配制:將氯化鈉(NaCl)與蒸餾水或去離子水按標準比例(如5%濃度)混合,有時會加入其他化學物質(如醋酸、銅鹽)以模擬特定環境(如酸性鹽霧CASS試驗)。
霧化原理:通過壓縮空氣將鹽水溶液霧化成微小液滴(直徑1~5微米),形成均勻的鹽霧。霧化方式通常有兩種:
噴嘴霧化:高壓空氣通過文丘里效應將鹽水吸出并破碎成霧狀。
超聲波霧化:利用高頻振動將鹽水溶液霧化(更均勻,但成本較高)。
2. 試驗箱體結構
密閉環境:箱體采用耐腐蝕材料(如PVC、玻璃鋼或不銹鋼),確保鹽霧不泄漏。
溫度控制:通過加熱器(如電熱管)和溫控系統維持箱內恒溫(通常35℃±2℃,依標準而定),溫度影響腐蝕速率和鹽霧沉降量。
鹽霧沉降量調節:通過調整噴霧量、氣壓和溫度,控制鹽霧沉降率(如1~2mL/80cm²·h,符合ASTM B117等標準)。
3. 鹽霧沉降與腐蝕過程
鹽霧擴散:霧化后的鹽霧在箱內自然沉降,均勻覆蓋樣品表面。
腐蝕機制:鹽霧中的氯離子(Cl?)穿透材料表面保護層(如涂層或氧化膜),與金屬發生電化學反應(如鐵的氧化生成鐵銹)。
4. 附加功能(可選)
濕度控制:部分試驗需要高濕度環境(如循環鹽霧試驗中的濕潤階段)。
干燥循環:模擬干濕交替環境,加速腐蝕(如Prohesion試驗)。
pH值監測:確保鹽霧溶液酸堿度符合標準(中性鹽霧pH 6.5~7.2,酸性鹽霧pH 3.1~3.3)。
5. 試驗后處理
樣品評估:試驗結束后,通過目視檢查、重量損失、腐蝕面積等指標評定耐腐蝕等級(如ISO 9227、GB/T 10125)。
關鍵標準
中性鹽霧試驗(NSS):ASTM B117、ISO 9227。
酸性鹽霧(AASS)、銅加速鹽霧(CASS):用于更嚴苛的測試。
總結
鹽霧試驗箱通過模擬含鹽潮濕環境,利用可控的溫度、噴霧和沉降條件,加速材料腐蝕過程,從而快速評估產品的耐腐蝕性能。其核心在于鹽霧的均勻性、穩定性以及環境參數的可重復性。
免責聲明
- 凡本網注明“來源:化工儀器網”的所有作品,均為浙江興旺寶明通網絡有限公司-化工儀器網合法擁有版權或有權使用的作品,未經本網授權不得轉載、摘編或利用其它方式使用上述作品。已經本網授權使用作品的,應在授權范圍內使用,并注明“來源:化工儀器網”。違反上述聲明者,本網將追究其相關法律責任。
- 本網轉載并注明自其他來源(非化工儀器網)的作品,目的在于傳遞更多信息,并不代表本網贊同其觀點和對其真實性負責,不承擔此類作品侵權行為的直接責任及連帶責任。其他媒體、網站或個人從本網轉載時,必須保留本網注明的作品第一來源,并自負版權等法律責任。
- 如涉及作品內容、版權等問題,請在作品發表之日起一周內與本網聯系,否則視為放棄相關權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