脂質納米顆粒(LNPs)在保護mRNA并促進其進入靶細胞進行蛋白質合成方面表現出色。然而,細胞攝取LNPs后,mRNA的翻譯效率不僅取決于LNPs的遞送效率,還受到細胞內必需代謝物(如代謝能量源、輔酶和氨基酸)可用性的影響。本研究提出了一種代謝物共遞送策略,通過將關鍵代謝物封裝在mRNA LNPs中,以提高mRNA的翻譯效率。實驗結果表明,與不含代謝物的LNPs相比,共遞送ATP和GTP的LNPs在體外和體內均顯著提高了mRNA編碼蛋白的表達水平,尤其在缺氧條件下效果更為顯著。這一策略為改善mRNA LNP療法提供了新的思路。
結果與討論
本研究選擇了四類關鍵代謝物進行共遞送,包括核苷酸/核苷酸衍生物(ATP、GTP、ADP、AMP、焦磷酸)、氨基酸(L-His)、輔酶(NAD、FAD、NADH)和碳水化合物(葡萄糖)。通過微流體混合技術制備了包含這些代謝物的LNPs,并對其進行了表征。結果顯示,LNPs的粒徑在157-187 nm之間,多分散性指數(PDI)在0.14-0.26之間,表面電荷(ζ電位)在-3.5-1.5 mV之間,這些參數與不含代謝物的LNPs相似,表明代謝物的加入并未顯著影響LNPs的物理性質。此外,mRNA的封裝效率在63.0-90.0%之間,各代謝物的封裝效率在5.0-68.9%之間,表明代謝物被成功封裝在LNPs中。螢火蟲熒光素酶(FLuc)表達:在常氧(21%氧氣)和缺氧(1%氧氣)條件下,評估了不同代謝物共遞送的LNPs對FLuc表達的影響。實驗結果顯示,在常氧條件下,共遞送GTP和ATP的LNPs顯著提高了FLuc的表達水平,分別比不含代謝物的LNPs提高了約9倍和8倍(圖2b)。相比之下,共遞送氨基酸、輔酶和碳水化合物的LNPs對FLuc表達水平的提升不顯著(圖2b)。在缺氧條件下,共遞送GTP和ATP的LNPs仍然顯著提高了FLuc的表達水平,分別比不含代謝物的LNPs提高了約19倍和16倍(圖2c)。增強型綠色熒光蛋白(EGFP)表達:通過共聚焦激光掃描顯微鏡(CLSM)觀察,發現共遞送GTP和ATP的LNPs在常氧和缺氧條件下均顯著提高了EGFP的表達水平。在常氧條件下,與不含代謝物的LNPs相比,共遞送GTP和ATP的LNPs處理后的細胞顯示出更強的綠色熒光信號(圖2d)。在缺氧條件下,這一趨勢同樣明顯(圖2e)。人促紅細胞生成素(EPO)表達:通過酶聯免疫吸附試驗(ELISA)評估,發現共遞送GTP和ATP的LNPs在常氧和缺氧條件下均顯著提高了EPO的表達水平。在常氧條件下,與不含代謝物的LNPs相比,共遞送GTP和ATP的LNPs處理后的細胞上清液中EPO的濃度分別提高了約3倍和2.5倍(圖2f)。在缺氧條件下,這一提升效果更為顯著,共遞送GTP和ATP的LNPs處理后的細胞上清液中EPO的濃度分別提高了約4倍和3.5倍(圖2g)。
1.3 機制研究結果:
細胞黏附與攝取:通過流式細胞儀和共聚焦顯微鏡觀察,發現共遞送GTP和ATP的LNPs顯著增加了細胞黏附與攝取。與不含代謝物的LNPs相比,共遞送GTP和ATP的LNPs處理后的細胞顯示出更高的幾何平均熒光強度(GMFI),表明更多的LNPs被細胞攝取(圖3a, b)。共聚焦顯微鏡觀察結果進一步證實了這一點,共遞送GTP和ATP的LNPs處理后的細胞內紅色熒光信號(代表Cy5標記的FLuc mRNA)更強(圖3c, d)。內吞機制:通過使用特定的內吞抑制劑(EIPA、NaN?和細胞松弛素D),探究了不同LNPs的內吞途徑。實驗結果顯示,共遞送GTP和ATP的LNPs主要通過能量依賴的內吞途徑被細胞攝取(圖3e-g)。這一發現為理解我們的代謝物共遞送策略如何影響LNPs的細胞攝取提供了重要線索。內涵體逃逸:通過共聚焦顯微鏡和Pearson相關系數(PCC)分析,評估了不同LNPs的內涵體逃逸特性。實驗結果顯示,共遞送GTP和ATP的LNPs在內涵體逃逸方面表現出更好的特性,PCC值顯著低于不含代謝物的LNPs(圖4c)。此外,通過鈣黃綠素泄漏實驗,發現共遞送GTP和ATP的LNPs處理后的細胞中鈣黃綠素信號更廣泛地分布于細胞質中,進一步證實了其更好的內涵體逃逸特性(圖4d)。
1.4 體內療效與耐受性評估結果:
體內FLuc表達:在雌性C57BL/6小鼠中通過尾靜脈注射評估不同LNPs的體內療效。實驗結果顯示,共遞送GTP和ATP的LNPs顯著提高了FLuc在肝臟和脾臟中的表達水平(圖5a, b)。特別是ATP共遞送的LNPs,其FLuc信號強度顯著高于不含代謝物的LNPs(圖5b)。此外,代謝物共遞送策略并未改變LNPs的天然生物分布特性(圖5c)。體內EPO表達:通過ELISA評估血清中EPO的濃度,發現共遞送GTP、ATP和AMP的LNPs顯著提高了EPO的表達水平(圖5d)。這一結果表明,代謝物共遞送策略在體內同樣能夠有效提高mRNA編碼蛋白的表達水平。耐受性評估:通過組織學評估、血液檢測和體重保留研究,發現代謝物共遞送策略在體內表現出良好的耐受性。組織學評估結果顯示,共遞送代謝物的LNPs處理后的小鼠主要器官(肝臟、脾臟和肺)未出現明顯的組織損傷或炎癥反應(圖5e)。血液檢測結果顯示,共遞送代謝物的LNPs處理后的小鼠血液生化指標(如堿性磷酸酶、丙氨酸轉氨酶、天冬氨酸轉氨酶、血尿素氮和肌酐)與PBS對照組無顯著差異(圖5f)。此外,體重保留研究結果顯示,共遞送代謝物的LNPs處理后的小鼠體重與PBS對照組無顯著差異(圖S9)。這些結果表明,代謝物共遞送策略在體內是安全且可耐受的。結論
本研究提出了一種代謝物共遞送策略,通過將關鍵代謝物封裝在mRNA LNPs中,顯著提高了mRNA的翻譯效率。共遞送ATP和GTP的LNPs在體外和體內均表現出優異的療效,尤其在缺氧條件下效果更為顯著。此外,這些LNPs還顯示出良好的耐受性。未來研究將進一步探討ATP和GTP如何改善LNP的遞送效率,并評估該策略在其他疾病模型中的應用潛力。
參考文獻:Ma, Yutian, et al. "A Metabolite Co-Delivery Strategy to Improve mRNA Lipid Nanoparticle Delivery." ACS Applied Materials & Interfaces (2025).